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定都北京——1949,從圍城到人民政府誕生【2】

孫文曄

2019年02月12日09:04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定都北京

民生為先

電視劇《北平無戰事》有個情節:蔣介石准備把國庫金都運到台灣,毛澤東指示了一句話:讓他們把黃金帶走,把民心留下。這句話在史料中無從考証,但共產黨在北平的確用真金白銀換取了民心。

剛剛解放的北平,200多萬居民缺衣少食,很多人已經斷炊。彭真說,安定民生的工作主要有兩件事:一是金融,二是糧煤供應和物價。其實這兩件事,都是為了百姓有飯吃,這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關於糧、油、煤、鹽的准備工作,在良鄉時就積極著手做了。當時部隊的供給,按中央指示,由東北供應3/5,華北供應2/5。在解放區人民負擔已經不輕的情況下,再增加供應城市的任務,是相當吃力的。因此,市政府隻能先籌集4000萬斤糧,160萬斤食油,7萬噸煤,加上進城后可能接管的一部分,預計能夠一個月的需要,然后再陸續從農村調糧油進城,保証供應。

物資有了,可市民用什麼錢來買呢?

2月2日,軍管會發布的1號命令就宣布廢止偽金圓券,以人民幣為本位幣。鑒於郊區解放后,各個解放區發行的貨幣都來這裡使用,共有8種之多,影響市場物價穩定。為了統一貨幣,命令還規定:除冀南幣、東北幣可作為輔幣流通外,其它解放區貨幣一律不得進北平。

對於金圓券,政府的收兌比價為1:10,但是勞動人民可以按1:3的優待比價兌換,每人限額500元。用彭真的話說:國民黨發的金圓券應由國民黨負責,我們不能負責﹔我們兌換金圓券是向人民群眾負責,因為人民群眾手中有金圓券,為了不使他們吃虧才決定兌換的,而且對勞動人民還要給予優待。

北平市人民銀行在市內設立了247處兌換點,組織了5000多人做收兌工作,結果僅用18天即順利完成了,共收兌金圓券8億多元。有99.2萬人得到1.1524億元(人民幣)的優待好處,平均每人多得人民幣116元。按當時糧價,可買小米11.6斤。

在兌換期內,大批糧食、食油、煤炭等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進北平,使廣大人民可以用兌換到的人民幣購買生活必需品,一下子就樹立了人民幣的信譽。

也許有人問,解放軍進城時繳獲了不少金圓券,又收兌了8億多元,這些錢最終怎麼處理了呢?這在當時可是機密。原來,為了加快國民黨政府的經濟崩潰,葉劍英親自指揮,把一部分金圓券運到江南,交給地下黨去花掉了。這也讓國民政府濫發貨幣最終受到懲罰,國統區的物價暴漲,民怨沸騰,國民政府財政金融陷於全面崩潰。

共產黨打金融戰,國民黨自然也不罷休。1948年6月,經毛人鳳特批,保密局設立了一個“特種組”,專門仿制人民幣,擾亂金融秩序。從成立到北平解放的8個月中,他們共印制推銷假幣10億多元。市公安局從華北“剿總”特務張振海家,就查獲印制假鈔的鋼板2塊、石板5塊。

還有一些敵特,利用金銀黑市擾亂市場。王府井、前門、朝陽門等通衢要道都形成了半公開的銀元買賣市場,嚴重影響了人民幣的穩固地位。3月4日,北平市軍管會查緝銀元黑市,在3天內就拘捕銀元販子380人。

說起來輕描淡寫,當年卻是刀尖見血。戎子和時任華北人民政府財政部長,他曾接到金銀販子匿名恐嚇信,內附一粒子彈,並在信后畫一把刀刺進一個心臟,以紅墨水顯示流血。

以往的貨幣更替,都是政府賺差價,可共產黨卻主動補貼老百姓,這讓見多識廣的北平人一下子就服氣了:共產黨是給人民辦事的。

天下歸心,是北京定都最重要的基礎。

故宮新風

北平是座古老的、文化的、國際的城市。同政府和物資的接管不一樣,文化和外交的接管,不能用霹靂手段,而要春風化雨,慢慢來。這“兩急兩緩”,也是在進城前就定好的方針。

在各文化單位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於1925年在明清兩代皇宮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可以說,接管故宮的成功與否,事關整個文物接管工作的成敗。

2月11日,於堅等三位干部陸續進駐故宮。多年后,於堅回憶說,在考慮接管會議應該在哪裡舉行時,文物部的領導尹達提出,接管故宮標志著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在中國進行,也是故宮真正地回到人民手裡,所以這個會議應該在太和殿裡開。

於是,在明清兩朝皇帝的寶座前,尹達宣布了接管故宮的具體政策:職工原職原薪,院長還是由馬衡擔任,各處各部的負責人也都不變。最為迫切的問題之一是,當時所有故宮工作人員已經一個多月沒有發薪水了,政府承諾馬上想辦法,並且很快就照數補發給了大家。這讓故宮員工有了個共同印象:共產黨人也是普通人,做事很通情達理。

為了做到與原故宮人員“打成一片”,於堅等三位干部還特意組織了好幾次文娛活動,包括扭秧歌、跳舞和唱京戲等。記得最深刻的,是有幾次在故宮神武門上舉行的京劇晚會。“姜有鑫是我黨過去在故宮裡唯一的地下黨,他唱花臉。而另外一位老故宮紀中銳唱老生的諸葛亮,他們都唱得很有水平。”

戰爭期間,故宮禁止參觀,一派蕭索。2月11日至3月5日,故宮特地招待野戰軍參觀。恢復對外開放后,於堅也與故宮結下不解之緣,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除了故宮,其他古跡也得到了精心保護。負責守衛北海、故宮、景山、太廟的部隊,團首長幾乎每天都在執勤點檢查,多了一個釘子眼都要查清是誰釘的。守衛在中南海的戰士想撿些鬆枝生火取暖,也被部隊首長制止。

保護和發展文化,可說是接管和建設北平的一大亮點。當時的文化接管委員會,下設教育、文藝、文物、新聞出版四大部。在這個委員會,有很多在文化界享有盛譽的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如錢俊瑞、沙可夫、艾青、范長江、田漢、胡愈之、吳晗、翦伯贊、周建人等。

由於對知識分子採取了禮賢下士的態度,對清華、北大、戲劇學校、電影制片廠、北平圖書館、新聞出版等30多個文化部門的接管,均比想象中順利。這些單位原有的數萬名知識分子被保留下來,繼續工作。

共產黨搶救《趙城金藏》的故事,也在當時傳為佳話。

這部珍貴的大藏經經書一直被太行行署藏在一座天主教堂中,4月30日,《趙城金藏》4330卷分9大包運至北平,正式移交北平圖書館,“共產黨不要文化”的謬論就不攻自破了。

清潔古城

怎麼能讓普通人也體會到新社會的新氣象?怎麼給百姓展現共產黨的制度優越性?清潔古城起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北平城的垃圾從日本人佔領起,就一直靠著城牆堆積,最后一直堆到天安門,有人估計,當時市內的垃圾不少於60萬噸。60萬噸是個什麼概念?簡單來說,能堆八座景山。

即使是天安門廣場,也是坑坑窪窪,雜草叢生,有些地方的草長得比人還高。正陽門內的順城街一帶,垃圾堆得和城牆一樣高。

2月12日,北平各界在天安門集會,歡慶解放。這一天恰逢農歷正月十五,應該是“到處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兒”。但實話說,此時的天安門城樓,氣味的確很濃,但絕不是什麼好聞的氣息。北平市領導班子的腳下,就是積存了幾十年無人打掃的鴿子糞。

在城樓之上,葉劍英慷慨激昂,誓言將“消滅一切混亂現象”。隨著葉劍英的吶喊,北平向垃圾宣戰了,這成了市政府進城后在市政建設上干的第一件事。

1949年3月24日,就在中共中央進駐北平的前一天,轟轟烈烈的垃圾清運行動正式開始。葉劍英在“清運委員會”召開的動員大會上講話:“假如清潔運動能夠獲得成績,那麼經過這一運動之后,人民群眾會認識到人民政府真正是人民自己的政權,而且也能發現各街各閭中的進步的積極分子,從而聯系到以后區街政權的建立更容易鞏固。”

這次清運歷時91天,發動群眾7萬多人,共運走垃圾201638噸,此后又經1949年11月和1951年3月的兩次清潔大掃除,多年陳積在北京城內的60多萬噸垃圾終於被清運一空﹔1949年8月,市政府又頒布了《城市存晒糞便處理辦法》,用5個月的時間把城區糞場、糞坑內積存的61萬噸糞便搬出了城。

雖然大多數人還不知道開國大典將在北平舉行,定都北京的決議也沒有公布,但被垃圾折磨了好幾代的北平市民,都自發加入清運隊伍。當時,舉凡汽車、人力手車、獸力車、排子車等等,無論公私,要出城,都會協助捎走垃圾。

清出城的垃圾又到哪去了?原來,圍城時,雙方都挖了不少戰壕,壕溝裡能跑汽車坦克,面積極大,四通八達。如今北平解放了,用這些壕溝來消納垃圾,不正是變廢為寶嘛!

當年就是用這些垃圾,不僅填平了城裡城外的坑坑窪窪,戰壕溝道,還墊出了一條從北平通順義的公路來。

當開國大典最終確定在天安門舉行時,留給北平的准備時間隻有一個月了,但天安門地區卻還連個干淨的廣場都沒有。因此,在北平大清掃之后,天安門仍然一片忙碌。

9月18日,天安門的整修工作圓滿結束。一個可容納16萬人,面積達到54000平方米的廣場,已經平整碾壓完畢﹔天安門城樓,連同太廟到中山公園的城牆,粉刷修繕一新,主席台布置完畢﹔廣場上的電動旗杆傲然豎立﹔專供受檢閱部隊和群眾游行通過的路面,鋪好了柏油﹔廣場周邊樹木蔥郁,綠草如茵。

直到這個時候,用煥然一新來形容解放后的北平市容,恐怕才不會為過。

人民政府

9月27日,新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出席會議代表623人,一致舉手通過定都北平,並自當天起正式改北平為北京。

兩個月后,北京市的第一屆人民政府誕生了。

從某種角度說,這本不是第一屆市政府。1949年元旦,北平市軍管會和政府正式宣告成立,那才是中共領導下的北平的第一屆政府。

但這也的確是北京市的第一屆政府,從北平到北京,一字之差,千差萬別。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的召開,意味著人民政府代替了軍政府。彭真說:“從此,北京市的各界人民就直接管理自己的政權了。”

誰來建設新北京,新一屆市政府領導班子備受關注:聶榮臻當選為市長,張友漁和吳晗為副市長。

早在當選市長前,聶榮臻就為北平的順利接管做了很多工作。入城式后,聶榮臻兼任平津衛戍司令。1949年7月,葉劍英率大軍南下,聶榮臻接替他出任北平市長。此后,聶榮臻還挑起了開國大典閱兵總指揮的重任。

當選為副市長的張友漁,是葉劍英推薦的,他長期從事地下工作,非常熟悉北平情況。另一位副市長吳晗,則是著名的歷史學家、黨外人士。當時,他本人並未到會,正在赴蘇聯參加十月革命勝利32周年紀念活動的途中。

《吳晗畫傳》記錄了這一段心路變化:

在一列駛往莫斯科的列車上,播音室正播出當日的新聞:“吳晗當選為北京市副市長……”吳晗本人坐在軟席車廂裡,這消息使他震驚,他不願當官,早就想在新中國成立后,專心從事明史研究﹔同時,他也覺得副市長的責任太重,自己可能擔當不了。所以,他聽了廣播之后,就立即打電報給周總理,希望不要讓他當副市長。回國以后,周恩來總理親自找吳晗談了一整夜,吳晗才欣然接受任命。

這屆新政府不負眾望,上任頭一天,就干脆利落地干了件大事。

11月21日下午5時,在市領導班子誕生的人代會上,市婦聯籌委會主任張曉梅宣讀了封閉妓院的議案:“……茲特根據全市人民之意志,決定立即封閉一切妓院……”

張曉梅還沒念完,會場上就響起長時間的掌聲。當大會一致通過封閉妓院的決議時,又是掌聲雷動。新任市長聶榮臻當場鄭重宣布:立刻執行這項決議!

下午5時30分,市公安局就接到了此項命令。封閉妓院的總指揮是公安部部長兼北京市公安總局局長羅瑞卿,他立即組織了2400余名干部和民警,分成27個行動小組,定於晚上8點統一行動。

在6點的時候,警方還策略性地把妓院的老板、老鴇們都叫到了公安局開會。開會這種事情過去也常有,所以妓院老板和老鴇們照例去了,他們完全沒有想到,這就是最后一次了。

與此同時, 37輛大卡車載著2000多名干部民警,直奔分布有妓院的5個城區及東郊、西郊。衛生部的一個消毒組帶了消毒藥水和藥品,也同時出動。各行動組在妓院房上及附近的胡同口都布置了便衣和武裝民警,開始了戒嚴。每個妓院門口都有民警把守,胡同裡有民警巡邏,以防止有人破壞和搗亂。

8點一到,干部按分工沖入指定的妓院,首先集中嫖客、妓女,然后把伙計、茶房、跟媽也集中起來。少數一等妓院的妓女習慣了金絲雀般的生活,哭哭啼啼,撒潑打滾﹔多數妓女平時多受老板、老鴇的恫嚇,怕被“配給煤黑子”“配給傷兵”或“去種地開荒”,這會兒聽到政府把她們當人看,考慮了她們的今后生路,情緒很快就穩定下來了,開始收拾自己的東西。

深夜12點,各行動小組按計劃把集中起來的妓女,統一送到了設在外二區韓家潭胡同的婦女生產教養院,將她們分別安置到8個教養所﹔對嫖客逐一進行了檢查、登記,經過教育后予以釋放﹔茶房、伙計、跟媽等也由干部進行教育,令其登記,次日取保釋放。

到第二天凌晨5點多,一夜之間,全市224家妓院全部完成封閉。整個過程中,行動指揮部先后共下達了6次命令,對統一行動的時間、分工、政策等都做了詳細而明確的指示。

頭一天下午剛通過的決議,第二天早上就已經在匯報執行結果了——11月22日上午,總指揮羅瑞卿向代表們報告:集中拘留了424名老板和領家,收容了1268名妓女,“集中工作很順利,秩序良好”。

消息傳出,首都百姓無不拍手稱快。這件事說起來不算大,但它更像是一種象征,象征著新中國新首都的新面貌。

1950年1月31日,《人民日報》發表了聶榮臻撰寫的《紀念北京解放一周年》。他在文章中寫道:一年來,我們建立了北京市人民政府,恢復了生產及教育文化事業﹔收容散兵游勇,消滅了妓院,解救妓女1200多人,逮捕搶劫犯370多人,捕獲與改造小偷2100多人,維護了社會治安﹔廢除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在郊區土改中,4.6萬農民分得了土地。但是,在現代化建設方面困難還很多,有待努力。

這個總結,簡明,中肯。

上一頁
(責編:常雪梅、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