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閃光的足跡——我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你”大型網絡文明傳播活動

【革命傳家寶】一根粉條、血染的黨証……【3】

2019年08月19日13:4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張被鮮血盡染的黨証

獨臂將軍陳波血染的黨証(圖片來自河南文物網)

在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陳展著一張獨臂將軍陳波(原名陳漢清)血染的黨証,它是1934年在川陝蘇區頒發給優秀共產黨員的,當時共頒發了兩千張,但建國后僅發現這一張。這張血染的黨証,見証了陳波將軍傳奇的一生。

1929年初春,20歲的陳波在黃安(今湖北紅安)七裡坪參加紅軍。因為他當過裁縫,組織上分配他到被服廠工作。同年7月的一個夜晚,被服廠黨支部在一棵大樹下召開支部會,這是中國共產黨在秘密階段舉行的特定方式:借助夜幕,不准點燈,也不必舉手表決,隻需說一聲“我同意”或者“不同意”就行了。在這個“黑燈”會上,陳波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4年10月,在川陝蘇區內外交困的情況下,紅四方面軍黨組織為激勵廣大黨員奮勇前進,決定給優秀黨員簽發黨証,這是黨對自已的兒女的一次全面審查和政治考核。每一位黨員都要在支部會上交代自己的家庭出身、社會關系、個人簡歷、作戰表現等,再經群眾評議、支委會通過,呈報上級黨組織批准,才能簽發黨証。

在評議發黨証的支部會上,宣傳委員徐向前說:“我們的支部書記陳漢清同志出身貧苦,工作積極,作戰勇敢,同意發給黨証。”陳波領到黨証后,十分珍惜,特地縫了一個小皮囊別在腰帶上,專門放置黨証和交黨費的銅錢。

1941年3月的一天,時任八路軍前總特務團副團長的陳波向戰士們介紹完滾雷的使用方法,並開始做示范。他命令大家后退300米,然后抱起西瓜大的滾雷向山丘走去,團長歐治富攔住他說:“這是新制的,有危險,我來吧!”陳波說:“你是一團之長,還是我來吧!”待大家進入安全地段后,陳波開始按雷、擦火,“嘣”的一聲,不合格的滾雷一觸即發,陳波倒在了血泊中。

經過奮力搶救,他奇跡般地活了下來,但僅剩一條胳臂和兩條無法彎曲的殘腿。醒來后,他用僅有的那隻右手摸到褲帶上,發現少了什麼,便焦急的問護士:“小皮囊呢?”護士不明其意,陳波解釋說:“火柴盒大小,褲帶上的。”護士將他的血衣翻遍,終於找到被鮮血浸透的小皮囊,黨証也已被鮮血盡染。

受傷后的陳波,雖說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沖鋒陷陣,但他決心要為黨做更多的工作。

抗戰勝利前夕,蔣介石為搶奪東北的抗戰果實,向東北大肆增兵,我黨採取針鋒相對的方針,組建了“赴東北工作干部團”,簡稱“東干團”,緊急向東北馳援,陳波看到東北的緊張形勢,便向中組部提出要參加“東干團”,領導似乎在故意考驗他,指著那匹烈馬說:“上馬兜一圈,不從馬上摔下來,就讓你去。”陳波接過缰繩,右手一按馬背,稍一縱身便越上馬背,十多分鐘后回到了原地。就這樣,他成了“東干團”的一名特殊成員。日軍投降時,按照黨的指示,陳波一個人接收了日軍的一個軍用倉庫,他晝夜守衛,槍不離身。當后來為支援東北而傖促趕來的359旅官兵在為棉衣和槍支彈藥發愁時,陳波揮動著僅剩右手的拳頭說:“快來拿吧,這兒應有盡有。”我軍官兵們不僅得到了充足的物資,也從這位身殘志堅的老紅軍身上得到了莫大的激勵。

艱苦的長征、血戰甘南、寧夏、山西……、赴延安、戰東北,多少次,行軍作戰,汗水把陳波的黨証浸透,多少次,沿途的奇寒把黨証上的汗水凝成冰凌。在穿越鬼子的封鎖線時,為防備落入敵手而暴露身份,許多人都把黨証銷毀了,陳波說:“就憑我這一隻胳膊兩條殘腿,不是紅軍就是八路,有無黨証一個樣,落到敵人手裡都是死。”所以他一直揣著黨証打天下,伴隨黨証度難關。

這張小小的黨証,經歷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見証了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偉大歷史轉變,也見証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黨的一片的赤誠之心。

(上述文物故事資料來自新華網、黑龍江日報、河南文物網等)

上一頁
(責編:任佳暉、李源)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