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半条棉被》:鱼水深情穿越时空 “一送红军下了山、二送红军大路旁、三送红军到拿山……十送红军望月亭。”9月4日,这首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歌曲《十送红军》在电影《半条棉被》湖南首映式现场响起。作为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其所饱含的军民鱼水深情,此刻更加动人心魄,参加首映式的观众沉醉在剧情和动人旋律中,久久不愿退场。 首映式之后,电影《半…【详细】
文韬武略写春秋 周士第将军文武双全,戎马生涯间隙手不释卷,笔耕不辍。广州黄埔军校陈列室陈列着周士第将军所用之书——清朝湘军名将胡林翼之《读史兵略》。该书六卷本,线装毛边纸,内页手批圈圈点点,密密麻麻,少者数字,多者数十字、上百字、千余字不等,分红、黑两色墨水,均以蝇头行楷书之,见者无不钦叹不已。周士第将军熟读兵书,…【详细】
讲述国际侨民与中国人民团结反法西斯的故事——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开馆 提起二战集中营,很多人会想到著名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在山东潍坊,也有一座二战集中营——潍县集中营。 1882年,美国牧师狄乐播在潍县建立乐道院,是集教会、学校、医院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大小建筑70多座,占地面积达到了13万余平方米,目前现存历史建筑7处。二战期间,乐道院被日军强行占领,用于关押…【详细】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1690件珍贵文物再现上海抗战历程 本报上海9月3日电(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魏娜)3日上午10时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系列活动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举行。93岁的抗战老兵孙茂清坐着轮椅来到纪念活动现场,在无名英雄纪念碑前献上一支黄色的菊花。礼毕后,他热泪盈眶,许久说不出话。 75年前,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详细】
血染梅花九月九——探访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惨案纪念馆 梅花镇屠村的画面使用镜头展示太过血腥,用文字描述同样令人毛骨悚然,这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日军面对冀中普通百姓,实施极端恶行的真实场景———这一幕发生在1937年10月12日,农历九月初九,是日军在梅花镇四天三夜疯狂屠杀村民的开始。1547人被杀害,46户被杀绝,600多间房屋被烧毁,尸体遍地,血流成河…【详细】
用生命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 一座抗日烈士纪念碑,记载的就是一段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斗争史。 巍巍阴山脚下,滔滔黄河岸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公主府公园内,屹立着华北军第五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纪念碑。 这座缅怀先烈、警醒后人的纪念碑,再现了87年前,中国军民在长城脚下奋勇杀敌、誓死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悲壮历史。碑文如下:…【详细】
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是国家的财富,也是民族的脊梁。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打造的特别节目《海报里的英雄》,以我国优秀抗战影片海报为切入点,通过抗日电影故事回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用鲜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