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故事映照如磐初心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收藏了自明末清初以来的五万余封家书,红色家书约占五分之一,时间跨度为一个世纪左右。红色家书展示了不同时期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心路历程,具有鲜明特色:挺立时代潮头,追求光明进步,勇于担当奉献,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这些家书背后,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力奋斗的辉煌历史。…【详细】
毛泽东诗词中的山岭峰峦 古往今来,没有哪一位诗人像毛泽东那样熟悉山、喜爱山、赞美山,具有如此浓郁的大山情结。山在毛泽东诗词中几乎无处不在,大的、小的、高的、低的、虚的、实的、有名的、无名的,令人目不暇接,既是吟咏对象,也是灵感源泉。在毛泽东的感性世界和审美视野中,山总是千姿百态、神采飞扬,或瑰伟雄奇,或突兀险峻,或苍翠迤逦…【详细】
血火洗礼 坚定选择 钟士灯家书。(资料图片) 史砚芬家书。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时,中国共产党所有党员不过50余人。今天,中国共产党已有九千多万党员——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同时,也带着每个人的信念和故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我们一起重温三封革命家书,从点滴字句中感…【详细】
从家书看周恩来的人生境界 周恩来修身齐家,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谓高山仰止。他的领袖风范、博大情怀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不仅让他的同事、友人为之赞叹,也让他的对手和敌人为之折服。家书不说谎,滴水见太阳。且让我们透过部分家书信函,从另一个侧面看看周恩来的家国情怀和人生境界。 少有壮志为救国 翻开周秉德先生…【详细】
第一版《毛泽东选集》的诞生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陈列的《毛泽东选集》 76年前的夏天,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在敌人的经济、军事封锁下,第一版《毛泽东选集》在重重困难中诞生。 整风运动的学习风气提供了有利的氛围 1941年至1942年间,中央书记处编辑出版了大型文献集《六大以来》和《六…【详细】
学会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 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观察世界、判断形势、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1941年至1944年期间,为了彻底清算过去的错误路线,进一步提高党的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中央政治局多次组织党内高级领导干部对党的重大历史问题展开讨论。这场讨论历时4年之久,覆盖党中央领导机关和高级干部,为1945年党的七大的顺利召开做了重…【详细】
诗人毛泽东的赣南情怀 (《党史文苑》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遭遇挫折之后,毛泽东引兵井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9年1月,为打破湘赣敌军的“会剿”,毛泽东和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出击赣南。至1934年10月开始长征离开中央苏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