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刘华清:为收复南沙群岛殚精竭虑 修建西沙机场

郑立柱
2012年11月21日08:2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未雨绸缪,研制空中加油机,修建西沙机场

在为赤瓜礁之战欢欣鼓舞的同时,刘华清清醒地认识到:要更好地在南沙显示我们的存在,有效地维护国家主权,就必须解决我们飞机的“腿短”问题。大陆距南沙1000多公里,我们的作战飞机长途奔袭到了那里,油就剩下不多了,形不成真正的战斗力。而越南比我们近得多,同等技术性能的飞机一起出动,越军飞机在作战距离上就占了优势。要改变飞机“腿短”问题,就需要发展航空装备和在西沙修建机场。

1988年3月29日下午,刘华清召集航空工业部、海军、空军、国防科工委、总参装备部多家领导,以及飞机研制厂家的专家、技术人员,就如何使我军的航空装备适应南沙斗争需要进行了专题研究。

大家认为,解决我军飞机在南沙海空巡逻护航作战问题,虽然技术上有些难关,但完全有能力攻克。专家们设想了一个花钱少、见效快、自力更生就可解决的应急方案;另外,起步加油机工程。

刘华清同意专家们的意见,认为这是切合我军当前实际、解决我军歼击机去南沙作战的最实际最有效的办法。特别是加油机工程,不仅可以加强南沙斗争,而且可以解决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机动作战问题,战略意义极大。

几天后,刘华清把会议研究的情况和个人想法,向杨尚昆副主席和军委常委会议作了汇报,大家一致同意。

之后,刘华清又开了几次协调会。应急方案出来了,经过几个月试飞,证明可行,刘华清心中有了底。

加油机工程从1989年1月开始启动,1994年11月,全部通过设计定型审查。这项工程的研制成功,结束了国产飞机不能进行空中加油的历史,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空中加油技术,填补了我国航空技术的空白,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为我军航空兵远程作战提供了技术基础。这是我军航空兵战备史上一次了不起的飞跃。

修建西沙机场的事,邓小平早在70年代就提出来了,只是没有落实,现在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而且务必落实的时候了。从军委到总部、到海军、到国务院有关部门,大家的意见都是一致的。

刘华清同海军的同志几次研究后,拟出一个初步方案:在西沙永兴岛,建一个平时可以担负运输任务、战时可以执行战斗任务的机场。

永兴岛北距海南200多公里,南距永暑礁800公里,西距越南400多公里,位置适中。它的建成,使我海空作战能力可向南推进几百公里,对防护西沙和支援南沙作战,无论从政治上、军事上,还是从经济上讲,都有大陆机场无法比拟的重要意义。

1991年5月,西沙机场建成通航。海军航空兵部队立即进驻,担负起了保护西沙和南沙的任务。

面对南沙的未来,刘华清发出这样的感慨:“遥望南沙。那里碧波帆影,风光如画,现在似乎风平浪静了。但是,人类社会的脾气比大海更难揣摸,作为军人,尤其要时刻提防风浪骤起,睡觉时也应该睁大眼睛。”

《福建党史月刊》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