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风采》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经过短短3个月的筹备,1952年底至1953年初,苏南区、苏北区、南京市顺利合并,成立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江苏的工作。省会设在南京。江苏的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一
江苏全境解放后,中共中央考虑到江苏是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中心,苏北是老解放区,苏南是新解放区,工作基础和工作任务不同,再加上南京城市地位的特殊性,决定在江苏实行小省制,分别设立苏北行政区、苏南行政区和南京市(以下简称两区一市),并在两区一市分别建立了党、政、军机构。在两区一市领导下,江苏人民不但顺利医治了战争创伤,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江苏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随着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顺利完成以及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到来,中共中央认为,必须加强中央的统一和集中领导。为此,中央决定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减少行政层次,取消大区一级的政府职能,将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军政委员会)一律改为行政委员会,作为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在各该地区进行领导与监督地方政府的机关。二是调整省区建制,加强省、市级人民政府的组织,加重省、市级领导的责任。三是加强中央政府机构,增设有关工作部门,同时加强中央现有的各部、委、办的组织及其工作。从1952年下半年起,中共中央决定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各中央局的书记调到中央,以加强中央的领导。根据中央决定,高岗、饶漱石、邓小平等中央局主要领导人及邓子恢、习仲勋等实际负责人,相继调中央工作。江苏恢复省治是中央加强省、市级领导责任的一项重大决策,和江苏一起调整区划的还有平原省、察哈尔省、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等。
二
1952年8月,华东局召开扩大会议,传达中央关于苏北区、苏南区和南京市合并为江苏省的指示精神,研究并讨论了恢复江苏省建制事宜和有关省委、省政府领导人选问题。
9月9日,华东局电告华东地区各有关省、市,中央业已批准“将南京市、苏南、苏北合并为江苏省,所有原属江苏省范围之地区全部划归江苏省”,并确定了省委书记、副书记和报请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的省政府主席、副主席人选。电报要求柯庆施、江渭清、萧望东、管文蔚4位同志即至南京开始筹备,争取在年内合并完毕;同时要求合并工作应采取分期、分部门、有步骤地进行,以确保正常工作秩序;所有机关在合并前,都必须严守岗位,各尽职守,不准发生任何混乱和不守纪律的现象。
柯庆施是由华东局指定的主持有关江苏合并建省筹备工作的负责人。1952年9月,柯庆施约见苏南区党委负责人管文蔚和苏南区党委秘书长欧阳惠林,商量合并建省工作。柯庆施提出:由于时间紧迫,为使建省工作不致脱节,要先把办公地点和职工人员宿舍住房选好,这项工作由苏南来人负责。因为南京市委建制仍需保留,苏南班子原是苏北地区南下的干部,对苏北工作情况与人事关系都比较熟悉,因此决定由欧阳惠林负责建省的具体事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