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论毛泽东精神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聂家华 王立胜
2012年11月27日15:5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大多数学者研究毛泽东精神是以定义毛泽东精神即什么是毛泽东精神为逻辑起点的。关于毛泽东精神的定义,目前学界大都采用了内容列举法,即把毛泽东精神的基本内容或构成部分一一列举出来。例如,有的学者把毛泽东精神概括为:奋发有为,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奋斗精神;以我为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战斗精神;努力奋斗,蔑视一切困难的进取精神。(参见黄学诗:《论毛泽东精神》,《理论探讨》1993年第1期。)也有的学者把毛泽东精神概括为:爱国精神、独立自主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和实事求是精神。(参见许全兴:《毛泽东精神永存》,《学习论坛》2003年第12期。)还有的学者把毛泽东精神概括为更多个方面:爱国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精神;争取民族独立及平等、自由与幸福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独立思考精神;永远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参见胡为雄:《毛泽东精神与中国及世界同在》,《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如此定义毛泽东精神的优势在于,可以使毛泽东精神更生动、具体、明确和形象,易于被人们认知、理解和接受。但是,列举法只适用于有限集合,而且只有在这个集合比较小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如果以这种方法来定义构成要素众多、内容十分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的毛泽东精神,就显得力有未逮,不可避免地有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之嫌。同时,毛泽东精神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系统,靠列举是不可能穷尽其外延的。总之,现有的列举法无法充分概括和显示毛泽东精神的丰富内涵。

笔者认为,要避免上述缺陷,应该使用系统归纳法,引入系统论的方法来研究毛泽东精神。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等特征的系统,注重研究事物的内部结构及联系,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系统论的研究视野里,毛泽东精神是一个完整、有序、开放的系统,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其构成要素可以划分为不同层次。如果从功能的角度对毛泽东精神进行解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毛泽东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都具有树立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的功能、培育训导理想人格的功能、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功能、动员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积极进取的功能。与这五种功能相对应,毛泽东精神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五个子系统,即安慰系统、教化系统、协调系统、动员系统和激励系统。五个子系统有各自的构成要素,同时又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完整有序的系统。这种系统归纳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概括和显示毛泽东精神的丰富内涵,更好地体现毛泽东精神的整体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特点。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毛泽东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