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大寨脑
1934年4月28日,红军与国民党军在广昌进行了残酷激烈的生死决战,红军最终失利,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失守。红军撤向广昌南部,继续阻击敌军南进。
5月8日,“独臂将军”彭绍辉调任“少共国际师”第四任师长。7月中旬,划归红三军团管辖的“少共国际师”,接令由石城开往广昌,与红十三师在广昌南面境内地势险要的大寨脑一线,布防阻击敌军前进。“少共国际师”布防大寨脑正面主峰,红十三师把守西面来窝嵊,红三军团主力守卫大寨脑北面,红军与敌军展开了一场堡垒对堡垒的防御战。
战斗打响前,萧华政委与彭绍辉师长亲临前线阵地视察,大胆地作了兵力部署:第四十四团守护大寨脑主阵地,并由彭师长亲率一个连在最险要的山顶上专门防御;萧政委亲率两个营在右面山头相机作战;第四十三团和第四十五团作为第二梯队隐蔽待命。在广昌地方游击队和当地群众帮助下,少共战士们日夜抢修工事,深挖战壕、构筑地堡。战壕一般都有四五尺深;支撑点由土、石、木构成,筑了7层,外面就像一座小山一样;阵地前则布满了竹钉、鹿岩和地雷。各项战前准备工作就绪。
7月16日至21日,敌第二十四、第八十九师等5个师由杨坊港向大寨脑进犯,敌第四、第十一师等3个师由中寺向来窝嵊进犯,敌第六、第十四师等3个师由大港上向季峰寨进犯。22日早晨,敌军向红军阵地发起了全面进攻,敌飞机、大炮不停地轮番轰炸,主峰山顶上几乎所有的树木遭受了毁灭性的轰击。紧接着,敌军以一个师的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向大寨脑主峰红军阵地展开了冲锋。当敌军进入红军前沿阵地的“地黄蜂”(即竹钉)时,敌人一阵号叫。此时,萧华政委立即率领右边山头两个营战士,向敌军发起了猛烈的反冲锋,杀得敌人丢盔弃甲,纷纷逃命。敌军遭到惨败后,恼羞成怒,即刻组织了更加猖狂的进攻。少共战士们顽强抗敌,子弹、手榴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向敌人,石头砸光了,英勇的战士们跳出战壕冲向敌群,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肉搏战,战斗打得异常艰苦。第二营把守的左面山头一度失守,幸好红三军团一部及时赶到,向敌第八十九师发起反击,与敌人反复冲杀,将敌击退,夺回山头,阵地转危为安。就这样红军先后打退了敌军9次进攻,漫山遍野都是敌人尸体。
敌军见正面进攻不利,就找到当地一名劣绅带路,于当天下午领着敌第八十八、第八十九师走山间树林中的一条偏僻小路,偷越季峰寨,进到大寨脑山后,企图悄悄地对“少共国际师”形成两面夹击态势。红军及时地挫败了敌军的阴谋。敌军十分恼怒,对红军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猛烈进攻。由于敌我兵力悬殊太大,“少共国际师”放弃全套作战方案,在敌军主力未到达之前,奉命及时撤出阵地向南面驿前转移。
大寨脑战斗,敌军死伤3000余人,其中敌师长1名、团长3名、营长12名,连排长数百名,红军伤亡400多人,“少共国际师”第四十四团第二营营长光荣牺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