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我在延安《解放日报》的幸福生活

黎  辛
2012年12月05日14:0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舆论领先

《解放日报》创刊后,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社论,起到了舆论领先的作用。

5月18日,毛泽东写了纵论天下大事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的社论。博古拿到毛泽东这篇稿子后立即给其他同志传看,并仔细给大家讲解毛泽东文稿的高深思想和独特风格。

6月22日,德国法西斯背信弃义进攻苏联,《解放日报》头版头题报道了这个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新闻,并配发博古执笔的社论《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

25日,博古根据23日毛泽东为党内起草的《关于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的决定的指示》,写了题为《为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而斗争》的社论,最早向全世界发出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号召。之后,《解放日报》连续发表社论:27日发表《苏联红军——不可战胜的军队》,29日发表《苏必胜德必败》,30日发表《保卫人类文化,打倒法西斯》。这一系列社论从各个方面阐明苏胜德败的必然,讲解了反法西斯战争不仅是保卫苏联,而且是保卫正在进行反法西斯奴役的解放斗争的道理。而对于中国,这战争才真正是“成败荣辱莫不休戚与共,又无东西彼此之分”。《解放日报》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宣传,始终走在世界舆论的前面。

28日,《解放日报》头题发表八路军在华北全线出击,配合国民党军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消息,中间加花边框刊登毛泽东执笔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的党内通知,社论是博古执笔的《谣言与烟幕》,揭露日本造谣八路军不配合国民党军作战的谣言。

10月12日,《解放日报》发表毛泽东执笔的社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这是他根据博古送来的新华社刚收到的保卫斯大林格勒的红军与后方前来支援的红军会师的消息写的。这篇稿子毛泽东是用软铅笔写在白纸上的,排字工人排字后难免污染笔迹,使校对困难。博古便把原稿拿到编辑部请大家分着抄清发稿。社论送达时,毛泽东还致信博古:“博古同志,写了个稿子,请看看可否当社论用?礼!毛泽东。”

苏德战争开始后,德国法西斯侵略军很快包围了列宁格勒,但打不进去。不久后又包围了莫斯科,仍打不进去。希特勒调动德军150万人进攻斯大林格勒,想侵占斯城后进攻西伯利亚的苏联工业基地,尽快结束苏德战争。但在斯大林格勒进行了城市街道争夺战,还是打不进去。现在前后方红军会师,毛泽东说它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事实也是如此,此后红军每天向西前进,打了3个多月,在斯大林格勒西部外围一举歼灭德国法西斯精锐的鲍里斯兵团30万人,并活捉鲍里斯。直到这时,欧美报刊才说这是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0月14日与16日,《解放日报》又接连发表毛泽东执笔的评论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的社论,同样是用铅笔写的,同样附了给博古的信,博古还是拿给编辑抄写后发排。原稿由抄稿人保留了。铅笔写稿难校对,此事不知道怎么让毛泽东知道了,以后他全改用毛笔写稿了。以前,他写稿也通常用毛笔,如5月18日的社论。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