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前后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废约运动
1935 年12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瓦窑堡会议,会上讨论了党的策略路线、军事战略和全国的政治形势问题。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由此,中国共产党的废约方针从原来的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改为废除中日间的条约。瓦窑堡会议确定外交政策的原则:“同一切和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卖国者相反对的国家,党派,甚至个人,进行必要的谅解,妥协,建立国交,订立同盟条约等等的交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争取得到其他国家对抗日救国的支援,也是为结束国共两党之间内斗而转向一致抗日的路线。
1941 年12 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政府正式对德、意、日宣战,并且宣布“一律废止”与他们签订的“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1943 年1 月11 日,经过谈判,美英接受了中国的废约要求,分别与中国签订了《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和《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之后中国又与其他国家也签订了类似的条约,至此,中国恢复了部分国家主权。部分废约的实现是反帝废约历程中重要的一步。其中国民党所起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共产党做出的实质性努力也是不可磨灭的。
首先,在民族危难的关头,特别是“西安事变”的发生,中国共产党摒弃前嫌,与国民党握手言和,再次形成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局面。
其次,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英勇抗战,不怕牺牲,在整个抗日战场上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英、美等国取消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国民党很快走向了消极,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成为抗战的主要战场。在巨大的压力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使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正是中国军队的英勇表现赢得了英、美各国舆论的高度赞扬,改变了从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屡遭欺凌的软弱形象,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各国的尊重,而废约的实现也是在情理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