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功劳,有点苦劳”
从1933年2月至6月反“三路围攻”的日子里,聂凤智在短短4个月时间里,由七十三团团交通队指导员节节晋升为副营长、营长、教导员、副团长。
1933年7月,红四方面军将4个师扩编为4个军,聂凤智调任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的二七一团副团长,4个月后他参加了著名的反“六路围攻”作战。
从1933年11月到1934年8月,四川军阀刘湘对红四方面军发动了“六路围攻”,徐向前的应对之策是通过四个阶段的诱敌深入、收紧阵地,待敌人疲劳沮丧时再大举反击。
二七一团是红四方面军主力团,时任团长是湖北广济人王友钧。作为二七一团副团长,聂凤智在反“六路围攻”中的光芒被同样出色的团长王友钧掩盖了,但从王友钧的光芒中,我们也可以想见聂凤智的风采。徐向前曾特别褒奖王友钧是全军著名的“夜摸将军”,“他所带领的二七一团,善长夜摸、夜袭,神出鬼没,经常出敌不意,出奇制胜。在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时,他带着30多名手枪队员,夜间从西线偷渡小通江,攀越几丈高的悬崖,摸入敌后方牛角嵌团部阵地,砍死敌团长,摧毁敌团部,带着缴获的武器、文件、俘虏,安全返回”。据考证,由于聂凤智是二七一团的副团长,他比王友钧更多地带领队伍夜摸、夜袭。
在王友钧、聂凤智的锤炼下,二七一团还特别擅长防守和钳制敌人。徐向前给予他们以充分肯定。在“四期收紧阵地”过程中,二七一团集中于西线,控制要点,节节御敌,达到了大量消耗敌人,保存红军有生力量的目的。
由于对二七一团的建设起到重要作用,聂凤智逐渐成为该团顶梁柱:1935年4月,升任该团团长;1936年4月,改任该团政治委员(红军时代,政治委员有最后决定权)。曾有人问起聂凤智的这段战斗经历,他一本正经地回答说:“没有功劳,有点苦劳!”(夏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