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史海沉船浮出水——甘肃是北伐战争革命根据地之一,根据地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铲除北洋军阀势力 甘肃为北伐战争提供坚实后方

杨元忠  魏其荣
2012年12月20日14:24   来源:甘肃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其次,是大力组织群众团体,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建立少年同志会、青年社、工会、农会、学生会、妇女会、藏民文化促进会、甘青藏民大同盟等团体。截至1927年5月下旬,兰州地区相继建立机器、邮务、水夫、理发、厨夫等8个行业工会,省党部农工部长保至善任省总工会主席。天水、平凉、高台等县成立工会。兰州近郊的七里河、西固和天水、导河、泾川等县成立了农民协会。在工会、农会领导下,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工人要求增加工资、改善待遇的罢工和农民反对地主恶霸的斗争浪潮不断高涨。宣传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禁止缠足等斗争此起彼伏,向封建礼教发动了猛烈进攻。

  再次是创办刊物、剧社,大力宣传革命思想。在兰州创办了《甘肃民报》《革命青年》《民声》《醒狮》《妇女之声》;在宁夏创办了《中山日报》;在平凉创办了《新陇民报》;在导河创办了《工农之声》等刊物。兰州、平凉分别成立“进化剧社”“新文化剧社”等。这些刊物和剧社主要由共产党员负责,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孙中山倡导的三大政策,鼓舞军民革命热情,指导群众斗争运动。中共甘肃特支委员宣侠父亲赴甘南草原,领导藏族人民反军阀的革命斗争。早在1926年秋,中共甘肃特支就同国民党右派的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从而保证了甘肃大革命运动的顺利发展。

  上述工作的开展,对动员民众参加和支援北伐所起的效果是巨大的。据《我的生活》记载,由共产党员主持的政治部在甘肃工作成效显著:“除文字及口头宣传而外,又开了多次军民联欢会,由政治部编出许多新戏,都以帝国主义必须打倒,军阀势力必须铲除,民众力量最为伟大,革命主义终必胜利等等的道理为主题。内容通俗,形式简单,每次演出,都很受观众的欢迎。”所以民众才有了参加和支援北伐战争的高涨热情。总政治部部长刘伯坚更是受到冯玉祥的尊崇:“刘伯坚系苏联东方大学毕业,为共产党党员。办事极有精神,对于部属,虽一分一刻钟的时间,亦要查问其如何度过,并填表报告之。他自己每日工作十八小时,整日孜孜不倦,真是眠食俱废,故工作有特殊成绩。部属同事间对之深为信仰敬佩,我不能因为他是共产党,就抹杀事实,说他不好。是为是,非为非,刘确实有热心,有毅力,有才干,有卓著的工作表现,我即无法不钦佩他。”

  不难看出,在国民党右派全面反共之前,中国共产党一直是甘肃革命根据地的领导核心。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冯玉祥“礼送”共产党员和苏联顾问出境。1928年 4月,中共陕西省委遭到破坏,由于叛徒出卖,中共甘肃组织暴露,刘郁芬下令清党。战斗在甘肃的共产党员从此走上了武装起义、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艰苦道路,揭开了武装反抗斗争的新一页。

  谨以此文献给为大革命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革命先烈和甘肃父老。

(责编:孙琳、王新玲)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