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抗日战争时期黄克诚三次谏言壮大人民军队

周田坤/马世扬
2012年12月29日15:26   来源:辽宁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建议开展反摩擦斗争

黄克诚继1937年建议恢复八路军的政治委员制度后,又于1940年初,向中央提出开展反摩擦斗争的建议。由于此建议提醒得及时、准确,使八路军的斗争方略取得成功,巩固了根据地。

1939年,正当我军革命力量日益发展壮大之时,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活动也日益频繁加剧起来,反共顽军不断地向抗日根据地军民寻衅滋事,肆意妄为,制造反共摩擦事件,妄图削弱我军实力,进而彻底将我军消灭。1939年底和1940年初,反共摩擦活动达到了高峰。国民党背信弃义、肆无忌惮。在西北,胡宗南部向我陕甘宁边区进犯,占领我部县城,并觊觎延安。在山西,阎锡山向抗日新军和八路军进攻,摧毁抗日民族政权。随后,蒋介石又调集10万军队向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大举进犯。其中以国民党顽军石友三、朱怀冰等反共最为突出,妄图袭击我八路军总部。

面临如此严峻紧张的形势,黄克诚忧心忡忡,相机待变。此时,彭德怀从延安经西安、洛阳进入晋东南地区。他只带了少数警卫和电台,走山路过来,快到平顺时,黄克诚连忙赶去迎接。一见面,别的什么也没顾上谈,就直接向他汇报了国民党军队向我部摩擦的情况。一路上两个人边走边谈,边分析局势,边谈应敌策略。一到旅部,彭德怀的作战方案已经成竹在胸,立即下令调动部队准备打朱怀冰。彭德怀打仗历来都是坚决果断。但这次是要打与红军有统战关系的国民党军队,又难免是一个大仗。黄克诚思前想后对彭德怀说道:“老总,这么大的事情,你不先请示延安就动手,怎么行啊?”“来不及了!”彭德怀果断地说道。于是,他一面派人发电报调动部队,一面同时报告延安。

在彭德怀和129师首长的指挥下,反摩擦战役很快就打起来了。首先将石友三部打垮,紧接着将朱怀冰、鹿钟麟、张荫梧等部打垮。至此,彻底打退了国民党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巩固了太行革命根据地。值得一提的是,鹿钟麟在林县被黄克诚部第344旅活捉,黄克诚得知后随即将他放走,从而确保了统战政策的连续性。

建议进军华中开辟苏北根据地

黄克诚在抗战中的第三次进言更是具有历史意义。那是一条良策,使八路军跨越陇海路,打通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联系,仅此一举,就使华中我党的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极大地推动了抗日救国战争的进程。

1940年4月,黄克诚奉命离开太行山赴冀鲁豫,率领第344旅和纵队直属队越过平汉路,到冀鲁豫与新二、新三旅会合。到达冀鲁豫和杨得志会合后,奉命组建了冀鲁豫军区和军政委员会,黄克诚兼任军区司令员及军政委员会书记。

这段时间,第二纵队已发展到两万余人。黄克诚考虑到冀鲁豫集中这么多部队,不利于大部队的活动和发展,回旋余地也不大,遂根据中央提出的“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部署精神,向中央和总部建议将第二纵队分成两部分,由黄克诚和杨得志各带领一部分,一面坚持冀鲁豫斗争,一面越过陇海路,向华中发展。

黄克诚的建议,得到了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于4月17日电示黄克诚:新二旅及第344旅共1.2万多人,由太行山出发,在冀鲁豫边界,设法消灭石友三部后,准备随时调往陇海路南,配合彭雪枫部行动。

5月,黄克诚率部歼灭进犯冀鲁豫根据地的叛逆顽军石友三部主力后,即奉命率八路军第二纵队主力一部1.2万余人挺进华中。 6月20日,南下的先头部队到达豫皖苏边区新兴集,与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6支队会合。 6月27日,中央军委电示与彭雪枫部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委。

随后根据中央的战略意图,黄克诚将第344旅(欠687团)留在彭雪枫部,自己则率领新二旅的第五、六团和第344旅的第687团及部分兵力,离开豫皖苏,越过津浦铁路,向皖东北挺进。开辟、建设了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建了拥有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和800多万人口的苏北解放区,他所率的新四军3师也由开始组建时的2万余人发展到7万余人。

(责编:孙琳、王新玲)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