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名的论文以流畅优美的法文写就,共8篇,121页,5万余字。论文完成后,她把打印稿寄给了住在巴黎的纪德。纪德不但仔细地阅读了她的论文,并且还亲自复信,赞扬她对自己思想演变和作品涵义的理解。纪德在复信中写道:“您无法想象,您出色的工作给我带来了多么大的鼓舞和慰藉……通过您的大作,我似乎获得了新生。多亏了您,我又重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我确信自己从来没有被别人这样透彻地理解过……对于您的研究,还有许许多多应该赞扬之处,您使拙作生辉,我感激之至!”
1930年12月15日,张若名在里昂中法大学文科通过博士论文的答辩,他的博士论文流畅潇洒,诗一般的词句,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被里昂中法大学评为最优秀的成绩,并获得了500法郎奖学金。张若名还得到了导师赛贡教授的高度赞誉,对她的聪明才智和优雅的文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赛贡教授说:“我不仅发现她是一名非常专心的学生,而且思维敏捷,她掌握的法语能力能洞悉细微的差别……张若名的成绩是我们学院的光荣。”
张若名在法国里昂中法大学所取得的成绩是中国女子的骄傲。1930年法国鲍氏兄弟出版社出版了张若名的博士论文《纪德的态度》,1931年作为《中法大学丛书》之一在中国北平公开出版,直到1988年,还有美国学者在哥伦比亚大学做专题报告,介绍盛赞此书,足见张若名分析纪德的论点富有非凡的启发性和远见。
1931年初,张若名、杨堃夫妇经苏联西伯利亚大铁路回国,于1931年1月4日抵达北平。张若名被聘为北平中法大学文学院教授。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中法大学文学院被迫停办。张若名誓死不在日伪统治下任教,仅以中法大学教授名义参加《法文研究》月刊的编辑工作。
抗战胜利后,北平中法大学复校,张若名继续在该校讲授《法国戏剧》等课,她还把鲁迅和郁达夫的作品译成法语介绍给法国读者。此时,她已是中国当时少有的精通法国文学的知名教授之一。
1948年4月,张若名与杨堃应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邀请,前往云南大学任教,张若名任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讲授文艺理论与世界文学史,并在外文系讲授法语。杨堃任社会系主任。(孟昭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