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湖南的“鸦片战争”——洪江1923

李传新 文热心
2013年01月24日09:01   来源:湖南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那场战争的背景

史载:民国十二年(1923)7月12日,沅陵镇守使蔡钜猷宣布独立,反对省长赵恒惕,出兵进攻常德的赵军。

原来,在辛亥革命后,湘军形成了谭、程两派。蔡钜猷不管湘军派系如何演变,却是个坚定的“拥谭派”。

1920年6月张敬尧被逐出湘后,谭延闿第三次做上了湖南督军兼省长。谭延闿派兵进取辰州,原来的地方部队首领张学济坚决反对。蔡钜猷、刘叙彝出兵赶走了张学济,占领沅陵。从此,湖南名义上“谭氏一统”。正如湖南军界耆宿方鼎英日后所言:“谭延闿三次督湘,一手扶植了赵恒惕,使其羽毛得到丰满。但谭搬起石头,而竟打了自己的足,终于被赵恒惕逼走沪滨……”就是说,湘军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从“谭派”中又分离出“赵派”。

谭延闿在当年9月将湖南划为12个区,地方武装划归区司令部管辖,刘叙彝为第五区司令(驻洪江),下辖两个团。蔡巨猷做上了辰、沅、靖清乡督办兼第八区司令,并节制第五、九两区。

1920年11月24日,谭延闿下台,赵出任湘军总司令。湘军多数将领发电对赵表示“拥护”,蔡巨猷则在电报中表示民政方面仍请“谭公负完全责任”。次年1月,刚刚上台的赵恒惕为了巩固自己地位,对湘军进行改编,将湘军主力扩编为二个师,又将原来的12个区司令所辖部队改编为10个独立旅。他将第五、八、九3个区的守备队合编为两个混成旅,以刘叙彝、田镇藩分任第九、十旅旅长,蔡巨猷任沅陵镇守使兼辰、沅、靖剿匪总指挥。其实,这是赵“挖墙脚”,将蔡的实力掏空。还好,田、刘有点哥们义气,为顾全老长官的面子,在赵面前力争,为蔡讨得一个“节制第九、十两旅的头衔”。

1921年2月,赵恒惕颁布“湖南宪法草案”,举行省长选举。蔡巨猷所属区域的县议员都投了谭延闿的票,让赵“吃了一只苍蝇”。

到了1923年2月,谭延闿由上海到达广州,追随孙中山进行国民革命。坚定的“拥谭派”、曾任湘军混成旅长和第七区司令陈嘉祐同时潜赴湘西筹划军事,做拥谭倒赵的准备。陈嘉祐2月到达湘西后收编部队,获得了蔡钜猷的坚决支持,4月中旬即在辰州公开宣布讨赵。

7月2日,赵恒惕在省召开军事会议,以蔡钜猷未奉命令擅自收编陈嘉祐“叛部”为理由,建议裁撤沅陵镇守使,将蔡钜猷调任湖南讲武堂总办,所辖刘叙彝、田镇藩两旅,改归第一、第二师节制。

这一“逼”,蔡与赵公开撕破了脸皮,宣布独立,通电就任孙中山任命的湘西第一军军长职,任命刘叙彝为第一纵队司令,田镇藩为第二纵队司令,周朝武为第三纵队司令,兵分三路讨赵。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