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湖南的“鸦片战争”——洪江1923

李传新 文热心
2013年01月24日09:01   来源:湖南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鸦片是养兵的“黑色金子”

有财政史专家如是说:“自太平天国以来,湖南就战乱不断,湘省军队防剿本省,援剿邻省,穷兵黩武,迄无虚日,财力大多耗于军队。一直缺乏发展经济的安定环境,使得原来就不富裕的湘省经济遭遇重创。加之清末以来长江中游洞庭湖沿岸一带自然灾患的频繁袭击,早已民不聊生。正常环境下,若仅寄托传统的封建土地税和货物税,全省经济收益,不过300万两,再加之厘金收入,亦不过500万两。民国的前10年间,岁出已增至600万两,严重的财务赤字,达到了无可转变的水平。如何才能拯救颓局,填补赤字呢?民国初期的湖南军阀们认为鸦片贸易一本万利,是迅速聚积财富,开脱经济厄境的最好手段。”

由于湖南地处军事要位,当时境内南北军旅,交集一隅,军队人数一度达到16.5万人,超过了两广和云贵四省军力之总和,可谓“倾全国之师,集于湘境”。庞大的军队和频繁的战役,所需军饷是历任的湖南军阀头目们最头痛、最恼火的事情。他们一旦处于这个厄境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设法夺取税收宝地。解决的办法通常是诉诸战争。

鸦片,也就成为军阀们养兵的“黑色金子”。

洪江有幸,淌金流银,税源充足;

洪江不幸,军阀眼红,战事频频。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