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兵团精神与延安精神的比较研究

郭新萍
2013年02月20日10:1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三)兵团精神继承和发展了延安时期中共党人的优秀品质

延安精神的典型代表可以概括为六种精神:一是抗大精神;二是整风精神;三是南泥湾精神;四是白求恩精神;五是张思德精神;六是愚公移山精神。

兵团人继承了延安时期中共党人的优秀品质。“割不断的国土情,难不倒的兵团人,攻不破的边防线,摧不跨的军垦魂”;“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这是兵团人的真实写照。笔者试着将兵团精神的典型代表概括为以下六种精神:一是官兵一致的精神。进疆初期,王震领导全军将士倾城出动为修和平渠拉石头,轰动整个乌鲁木齐市;原二军五师师长张仲瀚进疆后,背着粪筐拾粪的行动给刚解放的新疆各族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是不怕牺牲的精神。从执行“三代” 任务中带头尝野菜中毒牺牲的指导员王建忠到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而英勇牺牲的女战士孙龙珍;从罗盛教式的烈士宋乱气到为救儿童献出年轻生命的民警屠海力,都体现了兵团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三是维护民族团结的精神。从北塔山上的“马背医生”李梦桃到巴尔鲁克山的“天使”梅莲再到昆仑山上的“大医生”姜万富,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在大山深处默默地为少数民族牧民服务,是民族团结的楷模。四是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边境农场185团天天坚持升国旗的普通职工沈桂寿到2007年“感动兵团”十大人物之一的兵团农十师168团值班民兵付华,无数兵团人在新疆这片热土上,献了青春献子孙,献了子孙献终身而无怨无悔。五是国际主义精神。从1962年开始,兵团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积极执行了国家交给的援外任务,先后对越南、坦桑尼亚、索马里和巴基斯坦等国进行农业技术和经济援助,派遣技术人员和劳务人员在受援国进行农场、水利建设及工厂、道路建设。六是现代版的愚公移山精神。

(四)兵团精神继承和发展了延安精神中追求理想的境界

延安时期,在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感召下,广大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为了参加抗战,寻求抗日救国的真理,不怕杀头牺牲,冲破国民党的种种阻碍,纷纷奔赴延安。当时一位爱国青年在日记中写道:“打断骨头还有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剩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 大批革命青年的到来,为我党培养造就大批革命干部奠定了基础。

20世纪50~60年代,全国各地青年树立远大的理想,积极参加边疆建设,“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十万上海知青,九千山东女兵……他们把理想、青春献给了兵团。兵团人总是自豪地说,五湖四海兵团人。正是对理想的不懈追求,热血青年们点燃了激情和理想,把自己的青春与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利益紧紧连在一起,为兵团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大贡献。

(责编:王新玲、孙琳)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