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沿着复兴路,共圆中国梦,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逐梦史”之

在救亡图存的奋斗中求索“可爱中国”

李颖  程美东 黄黎
2013年03月04日08:34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主题延伸

  梦系民族复兴的贤达

  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可爱中国”梦想而奋斗时,还有一些仁人志士通过不同形式和途径来实现心中的民族复兴梦想。

  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人物

  1934年,梁漱溟提出了乡村社会新秩序的建设方案。乡村建设运动实际上是一场社会改良运动,即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采用和平的方法,通过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措施,以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所谓“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

  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了一场平民教育运动,这场运动以“除文盲,作新民”为宗旨,主张教育救国、教育平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社会影响。虽然平民教育运动只是昙花一现,最终归于失败,但其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创下的伟绩和其爱国主义的“内核”以及平教工作者重民爱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却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黄炎培:职业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

  职业教育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着巨大的历史意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育走向。黄炎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他以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为改革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传统教育,建设中国的职业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陶行知:“新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

  上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开始兴起了一场“新教育运动”。这场运动以蔡元培、陶行知等留学欧美的新教育家为代表,以提倡和实践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国际化和中国化为基本内容。陶行知说:“我的志愿要使全国人民有受教育的机会。”从创办晓庄师范到创办育才学校,陶行知所普及的教育与传统教育截然不同,他推行的“新教育运动”,目的是启发民智,不是培养奴才、庸才,而是培养公民,培养有人格尊严的人。

  卢作孚:实业救国运动的代表人物

  实业救国运动是由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所谓实业泛指农、工、商、交通等。早期代表人物有张謇,上世纪20年代以后有卢作孚。卢作孚通过创办航运成为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实业家,他投身于“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三大领域,并在几个方面都有突出成就,被毛泽东誉为“四个不能忘记的中国实业家”之一。

(责编:王新玲、孙琳)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