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沿着复兴路,共圆中国梦,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逐梦史”之

在救亡图存的奋斗中求索“可爱中国”

李颖  程美东 黄黎
2013年03月04日08:34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1916年改名为《新青年》)发刊词中提出了“新鲜活泼之青年”的六条标准:自由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的宣言,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935年5月,方志敏在狱中所写的《可爱的中国》,描绘了未来“可爱中国”的蓝图: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凄凉的荒地。

  1940年2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纲领,勾画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可爱中国”寄托着无数中华儿女的梦想

  1935年1月,时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在北上抗日途中因叛徒出卖被捕。他在狱中宁死不屈,写下了《清贫》《可爱的中国》等文稿,表达了他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并描绘了未来“可爱中国”的蓝图。他在《可爱的中国》中这样写道——

  “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山河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绝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所有贫穷和灾荒,混乱和仇杀,饥饿和寒冷,疾病和瘟疫,迷信和愚昧,以及那慢性的杀灭中国民族的鸦片毒物,这些等等是帝国主义带给我们可憎的赠品,将来也要随着帝国主义的赶走而离开中国了。”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

  可以说,方志敏烈士所描绘的“可爱中国”,寄托着无数中华儿女的梦想——这就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从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段历史时期里,为了实现“可爱中国”这个梦想,李大钊、夏明翰、杨靖宇、刘胡兰等千千万万个烈士,献出了宝贵生命;为了实现“可爱中国”这个梦想,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代表的革命者,他们中许多人出身于相对富裕的家庭,但他们不计个人得失,殚精竭虑,奉献了一生。

(责编:王新玲、孙琳)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