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谨慎使用回忆录和口述史料

沈志华
2013年03月11日07:50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近年来,沈志华教授相继出版了《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研究》、《中苏同盟的经济背景:1948-1953》、《冷战的再转型:中苏分裂》、《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等多部著作。其历史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文献和档案资料。

  最近,笔者的文集《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出版了。作为历史研究的成果,这里有必要讨论一下这本文集所使用的文献和史料。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广泛引用已出版的档案文献

  从目前档案管理制度看,在一定时段,一般学者是无法进入中央档案馆的,因此也就很难通过查阅和疏理高层档案文件,特别是各种会议记录,了解中共的决策过程。不过,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其他一些中央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大量文献及年谱、大事记等史料集,其来源主要是中央档案馆。这是研究共和国历史必不可少的基本资料。笔者在引用这些文献时注意到以下几点:一是在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文献中,注释特别重要,其中使用了大量档案资料,极有价值。有的文献本身只有几个字,注释却长达几页。二是不少文献在发表前进行过修改,在编辑时又做了删节,有的有说明,有的没有说明,稍不小心就可能误入歧途。因此,笔者尽量找到原始文件进行比较。三是在引用重要文献时,需要对比不同时期出版的不同版本,因其中不仅注释,甚至正文都可能有差别。四是笔者能够看到的中共文献并不完全,需要时必得靠其他史料补充之。

  ◆尽量挖掘地方档案馆的有用资料

  过去,学者对档案开放政策多有抱怨,感到难以进行历史研究,目前情况已经有所改观。例如,有外交部档案馆引领,部委一级的档案正在考虑解密。特别是近几年,各省市档案馆均已开放,原则上可以任研究者查阅。地方档案内容极其丰富,涉及社会生活各方各面、各行各业,虽缺乏中央决策的内容,但是从中央与地方、高层与基层互动的角度观察,对于决策的结果及执行情况,却有十分详细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各级党政机构贯彻中央决策的方式和办法,社会基层对国家各项政策方针的反应,不同群体在历次运动中的表现,在这里是应有尽有。只要研究者肯花时间,肯下功夫,就能够观察到整个社会乃至每个细胞的动向。

(责编:孙琳、王新玲)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