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的裁军就是彻底的遣散、合并到别的单位,这也是无奈。因为到了1985年,全国到处都是人满为患,把一个成建制的部队拉去,地方上承受不了。拉去农垦?干部战士也不干。1997年裁军,很多部队转成武警,这个也是需要的。现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陆军保留那么多部队,没有太大用处。美国陆军才十个师,十个师打遍全球。现在的战争,空军起主导,陆军就是打扫战场。但是国内治安很重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内不安定因素也在增长,因此武警部队适当的加强是必须的。现在武警是双重领导,首先归中央军委领导,同时还归公安部门领导。
国:现在人民解放军的十八个集团军里,一野有一个军,二野有四个军,三野有五个军,四野有七个军,属于华北军区的有一个军,这样的分配背后有什么玄机?
徐:四野的部队保留比较多,主要是四野战斗力强。辽沈、平津都是四野打的,因此,部队保留得比较多些。现在看,一野保留得少。1953年,就剩一个军了。这里也没有什么玄机,主要是战略位置和财政两条决定的。一野部队在西北,原来有七个军。西北是全国最穷的地方,养不起部队。另外,在战略上又是大后方,背靠苏联,没有对手,因此就大批裁撤了。一野的部队确实是叫人感叹,解放战争是作战条件最苦的,吃的用的都是最惨的。解放之后,又是裁得最多的,转业安置又是最差的。一野大部分官兵都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油勘测部队,投入建设、开发大西北。相反,二野、三野保留的部队比较多,主要因为他们所驻的地方,西南和东南,比较富庶。另外,战略地位重要,二野的部队驻在西南的,13军,14军,始终是在西南前哨,历来很重要。东南又对台湾,肯定不能裁撤。
华北的部队带“六”字头的军,主要是1985年时被裁撤。华北的部队,解放初期保留得比较多。在五大野战军里面华北的部队原来并不多,本来数量少,还保留最多,很多人就有意见。为什么保留比较多?一个原因是华北部队主要是驻在北京周围;另一个原因是华北军区的两个兵团在朝鲜,没法裁。当年有山头主义的因素,因此,1985年裁撤的“六”字号比较多,也是为了照顾点其他部队的情绪。
到1997年裁军,已经没有山头主义的影响了。主要是军委和各军区之间平衡考虑。1985年,中国和苏联尚未完全缓和,所以北京军区保留的部队比较多一点,1997年时,跟俄罗斯的关系已经恢复,北方没有必要保留那么多部队,所以北方部队多裁一点。原来北京军区的五个军裁成三个军。
为什么1997年,又要大裁军呢?这跟海湾战争有很大关系。海湾战争证明现代化的战争中,陆军的数量已经不重要了,陆军更强调质量,要精干化,搞那么庞大的陆军已经没有多大用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