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网友园地

我党历史上舆论监督的第一篇檄文:《西冈区的严重现象》

赵连军
2013年03月19日08:5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四、对消灭豪绅地主及反富农的路线不正确。区政府曾经捉来一个有名的应杀戮的豪绅罚四十元大洋就放了,政府里面现在还关着许多富农和穷人未放,小密政府却把中农当着土豪打。靖卫团长许克明安居家中勾引五军团士兵卖子弹,政府也不去捉来办(发现团长许克明收买子弹军团政治部派人去捉时,该逆闻讯已逃走)。农民还有送钱去广东梅县蕉岭一带给土豪用的。至于对着五军团官兵造谣言那更不消说是有很多。

五、一部分政府的腐败。区政府打土豪捉来一个土豪婆(靖卫团总的媳)罚了大洋四十元,结果未交款,由一个委员拿去做了老婆,款也不罚了。每个月区政府开支在三百土以上,小密政府把打土豪没收来的东西,留给委员们享受等。

以上这些事实是我们最近几天调查中所得来的,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事实,我们尚不知道。即就这些事实来看,已经是严重得很了,非加以彻底改造不可,不然是很危险的。但有些同志还以为是:“西冈工作在会昌是顶好的一区,不过工作的都是工农分子,不会说话……”(会昌县回五军团组织调查部的信中说的),那就危险极了,请担任地方工作的同志注意罢。

《西冈区的严重现象》揭露了在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西冈区政府中严重的消极腐败问题。这个据说在全县中工作顶好的区,经文章作者和其他几位同志实地调查,竟然发现了在土地革命、发动群众、工作作风等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腐败问题。文章指出,对于西冈区的这些严重问题,必须加以彻底改造,否则将是“很危险”的,危险就危在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将会严重削弱共产党和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最终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使中华苏维埃归于失败。

应该说,《西冈区的严重现象》所揭露的问题,当时已经引起了党中央领导机关和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的高度重视。《西冈区的严重现象》发表前的2月1日,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召开第八次常会讨论和决议重要事项,其中就有严办政府工作人员中的贪污分子和中央布告号召群众监督各级政府经济并驱逐贪污分子两项。中央人民委员会命令第五号《切实执行工作检查》指出:“根据各地所发生的事实看来非常令人不满,有许多地方政府没有照着法令切实执行,或者是执行得极不充分,甚至有忽视执行上级命令和法令的疏忽懈怠的严重现象,这对目前革命斗争的领导,极有防碍,是苏维埃政权之下所绝对不允许的事情。现为着制止和纠正这种现象起见,应当立即切实执行各级政府的工作检查,在工作检查中应该考察在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是否有消极怠工腐化,不尽职等等的情形,对于一切不执行上级命令和工作不积极的要予以革命纪律的制裁,以强固苏维埃政府,使苏维埃的工作紧张起来,消灭一切疏忽松懈的现象。”

《西冈区的严重现象》的发表,更让中央苏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看到了党政机关中消极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增强了反对消极腐败危机感和紧迫感。3月9日,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项英在《红色中华》报发表《反对浪费严惩贪污》,进一步指出中央苏区中贪污浪费差不多成为普遍现象,事实上等于破坏革命战争的行为,必须坚决予以惩治。从此,在中央领导下,反对消极腐败、反对贪污浪费斗争在中央苏区声势浩大地开展起来。

中央苏区十分重视新闻媒体舆论作用,《红色中华》报发刊词指出,创刊目的就是要组织苏区广大劳苦群众积极参加苏维埃政权,尽“批评、监督、拥护的责任”;“指导各级苏维埃实际工作,纠正各级苏维埃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其具体体现就是在创刊不久即刊出了揭露批评西冈区苏维埃政府的《西冈区的严重现象》,继而又专门开辟“突击队”、“工农通讯”专栏,专司揭露批评和监督之职。除《红色中华》外,中央苏区的《青年实话》和《斗争》等刊物也都自觉担负起监督苏维埃政府和职能,对党政干部中腐败行为和不良风气进行揭露和批判。

以《西冈区的严重现象》为开篇,中央苏区新闻媒体舆论的监督,有力地伸张了正气,抑制了邪气,使根据地政权中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清查,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在中央苏区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而《西冈区的严重现象》一文中所揭露的消极腐败现象,直到今天都仍有现实的警示意义,提醒我们思想上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工作上不能敷衍塞责,生活上不能腐化堕落,否则就会“危险极了”,就会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抛弃。

《西冈区的严重现象》,不仅是中央苏区舆论监督第一篇檄文,也无愧我党历史上舆论监督第一篇檄文之称。其毫不留情的揭露,其十分尖锐的批评,其用心良苦的劝诫,值得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纪委派驻纪检七组)

(责编:王新玲、孙琳)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