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贺龙爱将贺炳炎:2个多小时的截肢手术拒用麻药

贺捷生
2013年03月26日11:01   来源:解放军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1937年10月,由红二方面军改编的八路军第一二○师东渡黄河,深入山西抗日战场。担任七一六团团长的贺炳炎奉命率部插向雁门关。部队急行军3天,到达雁门关西南5公里的秦庄和王庄。10月17日,贺炳炎得知日军在大同集结300多辆汽车,满载武器弹药准备运往忻口,异常高兴,果断决定伏击鬼子的车队。18日上午,日军进入包围圈,埋伏在公路两旁山头上的七一六团官兵如雷霆,如冰雹,如狂飙,以各种火力铺天盖地地射向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日军负隅顽抗,死不投降,贺炳炎左手握大刀,一马当先,率部从山头冲下来,在冲天硝烟和火光中,与日军展开气吞山河的白刃战,杀得日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打扫战场时,官兵们见贺炳炎满身是血,以为他受伤了,贺炳炎从头到脚摸遍全身,竟毫发无损。

东渡黄河不足1个月,贺炳炎部在雁门关首战告捷,歼灭日寇500余人,击毁汽车30余辆,打破了“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受到国民政府的通电嘉奖,连海外报纸都有报道。10月25日,毛泽东在延安会见英国记者贝兰特时,以此为例,特地说明八路军在抗日战场正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雁门关大捷后,贺炳炎“独臂刀王”的威名在抗日军民中广为传播,也让日军谈虎色变。1938年秋天,部队转入游击战,贺炳炎担任一二○师第三支队司令员,率队在大清河北岸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仅几个月时间,他便把部队从原来的304人扩充为3个团和3个独立营,近5000人,打退了日军的多次“扫荡”。同年冬贺炳炎进入冀中,先后进行了莲子口、北板桥等战斗,粉碎了日军的三路合围。据说,冈村宁次听到贺炳炎的名字,暴跳如雷,叫嚣着要与他的部队决一死战,对他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至此,贺炳炎不仅成了我父亲的爱将,也成了毛泽东的爱将。1945年4月,他作为指挥员代表赴延安参加中共“七大”,抬起左手与众不同地向毛泽东敬礼,毛泽东说:“贺炳炎同志,你是独臂将军,免礼。”

从1929年参加红军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贺炳炎跟着我父亲整整打了20年仗,负伤11次,身上留下大大小小16块伤疤。1955年,贺炳炎在成都军区司令员的位置上被授予共和国开国上将。我父亲贺龙在怀仁堂接受毛泽东主席亲自授予的共和国开国元帅后,马不停蹄地赶到成都,亲自为贺炳炎授衔授勋。

我相信这是一种机缘甚至命运:贺炳炎从一个打铁的孩子被我父亲招入这支队伍那天起,便与我父亲贺龙同甘共苦。在20年血与火的战争岁月中,他们彼此欣赏,互为依靠,不是父子,胜似父子。那种统帅与爱将的关系,只有他们自己能体会到有多么亲切,多么弥足珍贵。到了和平年代,不打仗了,虽然彼此睽违两地,但他们依然互相牵挂,互相抚慰,渐渐形成了一种谁也无法淡忘的亲人关系、手足和骨肉关系。这在古今中外的统帅和名将中,实属罕见。

1960年7月1日,贺炳炎在党的生日那天因病去世,时年47岁,是开国上将中第一个去世的人。7月5日,成都军区在北较场举行公祭,20万军民冒雨为他送行。

那些天,我记得父亲的眼里雾蒙蒙的,浮满悲伤,他不时叹声连连,喃喃自语。一会儿说,可惜了,太可惜了!他还那么年轻,连儿女都没有长大。一会儿又说,也难怪,他就是为中国革命战争而生的,20年枪林弹雨,出生入死,他把身上的血和力气都掏干了。

(责编:杨丽娜(实习)、王新玲)


相关专题
· 开国上将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