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杨得志红军时期轶事

○夏明星(广东)
2013年04月08日10:4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在‘抗大’对我帮助很大的同志很多,但印象深的是陈赓和姬鹏飞同志”

1936年6月1日,陕北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旧庙堂前红旗招展,“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第一期开学典礼正在举行。开学典礼上,毛泽东正式宣布:林彪担任校长,罗瑞卿担任教育长,学校分3个科。第一科大都是红军师、团级以上干部,有林彪、罗荣桓、罗瑞卿、苏振华、刘亚楼、张爱萍、彭雪枫、杨成武、谭政等38人。当时,作为红二师师长的杨得志,论战功完全够资格进入“红大”学习。不过,他正挥戈奋战在西征甘肃、宁夏的战场上,分身乏术。听说许多老战友进入“红大”学习,他内心非常羡慕:什么时候自己也能进入“红大”学习啊!

1937年1月19日,为适应抗日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迁到延安继续办学。于是,原来计划的“红大”第二期,自然而然地称为“抗大”第二期,因此就有“红大无二期,抗大无一期”的说法。就在1月底,杨得志接到上级命令:到红一军团部带领一批干部,到延安“抗大”学习。到了军团部,杨得志才知道:参加这次学习的五六十位干部,都是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带队的是陈赓、杨得志。

对于这次学习机会,杨得志非常珍惜:“一个挑煤、修路、打短工的农民的儿子,能进自己的大学学习,怎么能不兴奋、不激动呢?”

陈赓一见杨得志,便一本正经地说:“老杨呀,咱们要做同学了。”

杨得志知道,陈赓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便诚恳地说:“你是黄埔的老毕业生,我还没进‘抗大’的门哩!”

陈赓大手一摆:“咱们的‘抗大’和黄埔可不一样啊。”

第二期开学不久,副校长刘伯承来校讲话,他风趣地对大家说:“我们这个学校的名字叫做‘抗日军政大学’。同志们,我是上过大学的,而且是在外国上的。毛主席问过我,说:我们的这个大学可不可以和人家的大学比呢?我说可以比,硬是可以比嘞!他们有宽敞的教室——大得很嘞——我们没有;他们有漂亮的教学用具——我说的不只是桌椅板凳噢——我们没有;他们有许多教授——大名鼎鼎嘞——我们呢?有!毛主席就是头一位嘛!周恩来同志就是嘛,他可是吃过面包的嘞!还有朱德同志和好多老同志都是嘛!你们在座的不少同志指挥过不少漂亮的战斗,也可以当‘教授’嘛!怎么不可以呢?完全可以嘛!我们还有他们根本没有的,那就是延安的窑洞。所以,那天我对毛主席说:我们这个学校也可以叫‘窑洞大学’嘛!你们同意吗?”

大家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刘伯承继续说:“同志们,你们打了多年的仗,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现在中央要你们从理论上加以提高,还是为了打好仗。用战士们的话说:学好本领打日本嘛!”

刘伯承的话,言简意赅,坚定了杨得志刻苦学习的信念。

“抗大”住窑洞,露天上课,背包当凳子,膝盖当桌子,这些对于杨得志都算不了什么;最难的是,他的文化和理论基础差。杨得志晚年回忆起在“抗大”的学习,感慨万端:“那时没有教科书,讲义也极少,每队有几份,大都是油印在又黄又粗的纸上或者是标语口号纸的反面,有的字刻得潦草,难认得很。有时教员讲半天,有些记不下来,只得全凭脑子‘储存’。现在想来,年轻真是一‘宝’——脑子好,记忆力强,接受能力也快。……在‘抗大’对我帮助很大的同志很多,但印象深的是陈赓和姬鹏飞同志。”

毛泽东在“抗大”的讲演,给杨得志的印象最深:“毛主席那时才四十几岁。他来讲课,总穿一身灰布军装,不戴帽子。乌黑浓密的头发显得有些长,也有点乱,大概是因为工作太忙顾不上理。宽大的前额好像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他讲话的语言特别生动诙谐、通俗易懂,又非常深刻。”有一次,毛泽东给杨得志等学员讲到促进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时,打了个十分形象的比喻:对付蒋介石,就要像陕北的农民赶着毛驴上山,前面要人牵,后面要人推,牵不走还得用鞭子抽两下,不然它就耍赖、捣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我们用的就是陕北老百姓这个办法,迫使蒋介石起码在口头上承认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接受了一致抗日的主张。“毛主席风趣幽默的讲话,不但把我们全吸引住,而且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里了”。

诚如杨得志自己体会的,“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正确的理论又是指导实践的锐利武器。‘抗大’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水平。对我个人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党史纵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