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纵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开国上将杨得志投身军旅半个多世纪,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我军一代名将,他的传奇经历可以说正是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这里,选取的是他红军时期的几则故事。
“你这年轻人好野愣,你不晓得班长先前当过旧军吧”
1928年1月,杨得志和哥哥杨海棠等25个筑路工人,从湖南衡阳板子楼工地跑到韩家村,投奔了红军第七师。红七师是朱德、陈毅领导湘南起义时成立的,大部分成员是宜章、郴县、永兴等地的暴动农民。除了少数干部(当时叫长官)参加过南昌起义或在旧军队里当过兵之外,大多数人没有打过仗。虽然号称一个师,实际上只有几百人,而且武器极少。
杨得志开始当师部通信员,很快便调到师属特务连三排七班当战士。听到这个消息,他高兴地又蹦又跳:当了战士自己就可以领到一支枪啊!
谁料想,他到了七班,七班长问过姓名后,便从稻草铺底下摸出一个梭镖头:“去找根木棍砍砍,把它装好!”
杨得志一看,那梭镖头生满铁锈,比他在师部用过的那支还差,顿时气坏了:“怎么不给我一支枪!”他脖子一拧,转身就走。
“杨得志!”七班长截住他,也火了:“我再说一遍:去找根木棍砍砍,把它装好!”
杨得志满腹委屈,仍然没有接那支梭镖。这时,七班长大声喊道:“全班持枪集合!”
一班人横排站定,杨得志一看,呆了,原来,包括班长在内,所有战士手中的武器全是梭镖和大刀!好几个人的梭镖头下面,甚至还没有绑上红缨呢!
七班长走后,有位老兵悄悄告诉杨得志:“你这年轻人好野愣,你不晓得班长先前当过旧军(注:国民党军队)吧?今天他没抽你皮带,算你运气!”
几天后,哥哥来找他,杨得志本想诉诉自己的委屈,谁知哥哥一见面就板着脸说:“那梭镖头是农友们打土豪得来送给红军的,不容易哩,你怎么可以不要?”
老兵和哥哥的话,深深触动了杨得志,他开始留意起七班长来。原来,七班长也是穷苦人出身,老家在云南,在滇军打黔军时被强抓去当兵。因为在旧军中干过几年,参加红军后仍然有些军阀习气。发枪一事后,连长对七班长好一顿批评……
几天后,七班长来找杨得志谈心,他们来到一棵大树旁坐下。七班长不善言词,搓揉着大手,闷了好一阵,才说:“发枪那事都怪我,莫往心里去就是了。我那军阀习气今后一定改!”
杨得志深受感动,他握住班长的手,诚恳地说:“班长,我年轻,性子急,今后我有什么不对,你就尽管批评开导吧!”
“好!好!”班长咧开大嘴笑了,突然话锋一转:“打仗怕不怕死?”
“不怕!”
“好!”班长更高兴了,“明天我带你和农友们,一起去打土豪去!”
轰轰烈烈的湘南暴动,让农友们一个个扬眉吐气,却震动了湘粤两省国民党军。反动军队沿着粤汉路向革命队伍扑来。
一天中午,红军离开驻地的时候,班长问:“杨得志同志,今天要是碰上敌人你怎么办?”
杨得志把磨得锃亮的梭镖一举,响亮地说:“就靠它来缴两支‘汉阳造’(注:国民党汉阳兵工厂所产步枪)!”他特别强调了“两支”两个字,可班长并没有怎么注意,只是满意地上下打量了杨得志一番。
黄昏的时候,敌我相持,师特务连伏在山梁上待机。天黑时,敌人向山顶扑来。等到敌人近在咫尺之时,连长才大吼一声“上”。杨得志刚跳出战壕,班长在他背上猛拍一下:“快,去夺他们的‘汉阳造’!”
可是,仗一打起来,杨得志只想着如何用梭镖捅死敌人,一时忘记了夺取敌人的枪。最终,他狂追一个拖着步枪不肯放手的敌人,结果对方筋疲力尽,双手举枪跪到了杨得志面前。这时,杨得志才想到要缴获敌人的武器。可是仔细一看,他缴获的这支枪是支杂牌枪,根本不是“汉阳造”。不过,它总算是杨得志第一次在战场上亲手缴到的战利品。
杨得志拿着缴获的杂牌枪发愣:“说好要送给班长一支‘汉阳造’,怎么办?”
这时,当初说他“好野愣”的老兵疾奔而来:“快去,班长不行了!”
杨得志如闻晴天霹雳,赶紧跑到仰卧在半山坡的班长身旁:他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了腹部。
班长见到杨得志,艰难地笑了笑,已经没有力气讲话,只是指着身旁的一支枪,眨了眨眼,意味深长。
杨得志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泪水模糊了双眼:呀!一支真正的“汉阳造”!
“班长……”杨得志失声痛哭!
就在这一瞬间,班长睁着眼,停止了呼吸。
几天后,杨得志背着班长用鲜血换来的“汉阳造”,踏上了去井冈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