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时期还出现过一种“时尚”:有人在所谓“新史学”名义下大做历史人物的翻案文章,说林则徐抗英不对,因为当时中国不是英国的对手。引而申之,似乎岳飞、文天祥、史可法这些人都是“不识时务”的蠢人,而秦桧、琦善、慈禧太后等就成了“明智的政治人物”了。“照此说来,岂非8 年抗战也错了,倒是大汉奸汪精卫之流的‘抗战必败’论反而对了?当时甚至有人想让人们相信:似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周南解密港澳回归120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搞错了,是‘多此一举’。”周南感慨:联系到后来的“台独”分子搞什么“去中国论”以及日本极右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等行径,真可谓有“异曲而同工”之妙了。“看来改写历史的目的,并不只是着眼于历史,而是着眼于现实。”
当时中央外事领导小组由国家主席李先念任组长,关于香港问题有时候外事小组也讨论讨论。周南记得1983 年副外长级会谈开始后,在向中央外事小组汇报有关情况时,李先念就说:“他们打‘民意牌’,我们也应该动员舆论。”所以那一时期,中国的《人民日报》发表了很多文章进行反击,由国际法专家讲主权、治权不能分离,揭露英国的阴谋,然后算它的老账,讲鸦片战争以来如何如何。
正好当时中国拍了部电影,叫《火烧圆明园》,讲的就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事。周南说,这只是个巧合,并不是为了配合谈判拍那个片子。“但既然拍了这个片子,外交部就组织各国使节去看。当时英国大使馆的人很敏感,他们怕自己下不来台,就没有出席。法国人倒没事,因为法国跟中国没有领土争端,所以法国使馆的人去了,其他各国驻华使馆的人也去了,就是英国使馆的人没去。”
那段时间,除了“民意牌”之外,英国人还打“经济牌”,有意制造恐慌。香港资本主义金融市场很敏感,“经济牌”一打出物价开始飞涨,老百姓不明就里都去抢购日用品,港币因此直线贬值。香港英国政府的主要官员甚至讲,如果中国政府不改变在香港谈判方面的态度,这种趋势还会继续发展。周南说这句话已经“不打自招”,充分说明了英国人打“经济牌”的目的,他们企图拿这个“结果”来压中方:香港经济要崩溃了,看你中国如何受得了?
但邓小平一语道破:“港币贬值有人为的因素。”于是,中方采取了“你搞你的,我们不为所动”的方针。很快香港发生了“黑色星期六”(Black Saturday)事件:1983 年9 月24 日,股市大动荡,港币大贬值。那一次倒把英国自己弄慌了手脚,撒切尔在回忆录里讲:后来她自己__ 121都控制不住了,股市快要崩盘了,她马上找来英国国家银行行长、财政大臣等人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他们觉得中方不为所动,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受损害的只能是英国投资者的利益,甚至还会危及英镑的地位。最后他们商量出一个办法:赶快让港币与美元挂钩,这才稳住了局面。港币挂钩美元的“历史”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