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周南解密港澳回归》两年谈判大功告成

2013年04月17日10:1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返回>>>《周南解密港澳回归——中英及中葡谈判台前幕后》,新华出版社出版,张春生、许煜编著

1984 年7 月28 日,也就是在周南他们向邓小平汇报完赶回北京的第二天,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一行到了中国,准备与中方就“过渡时期在港设立联合联络小组”问题作最后磋商。当天中午,周南在钓鱼台安排了会见,由他做东请柯利达和高德年等人吃午餐,并在午餐中打出了北戴河商定的这张牌。他说:“我们考虑再三提出这样一个方案:联合小组必须进驻香港,但进驻时间可以晚点;1984 年年底正式签署协议,1985、1986、1987 三年有需要共同商议的事情可以在外边商谈。到第四年1988 年的1 月1 日进驻,成为常设机构;为了照顾你们的感受,1997 年后再过两年半,到2000 年再结束中英联合小组。”他强调:“这是中国最后的方案了。如果你们还不接受,我们撤回方案,但后果你们负责。”

柯利达当时时差还没倒回来,午餐时分已昏昏欲睡,一听这消息猛然惊醒,意识到中国要做最后摊牌了。他在回忆录中这样描写:“从家出来第一个夜晚主要跟杰弗里·豪和高德年一起在飞机后舱里,为联合联络小组起草的职权范围进行反复修改,睡眠严重不足。对与能豪饮茅台的周南先生共进午餐并不十分感兴趣,但是他的信息令我顿时清醒过来,他说中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层领导人会议即将召开,很难保证他们的态度不会影响最后谈判。那就暗示着悬而未决的问题必须在未来的2 到3 天内解决,否则中国就会收回原先所提出的方案,谈判就会失败。他们准备同意我们为联合联络小组所制定的某些职权范围,也准备让联合联络小组晚两三年进驻香港。但他暗示中方想要一个迅速的回答,问题要在外交大臣见邓小平之前解决。”

午餐后柯利达马上从钓鱼台2 号楼跑到他们住的楼,把这个情况向外交大臣杰弗里·豪和港督尤德等人作了汇报。杰弗里·豪一听马上说:“不要在屋子里谈,屋子里可能有中国安的窃听器,到外边大树底下谈。”那时候正是盛夏7 月,骄阳似火,他们不得不强忍着酷热在外面商谈对策。杰弗里·豪的回忆录里有一段很生动的描写:天晓得大树底下是不是也有窃听器。他认为这是中国的底线,不能再拖延和僵持了。但港督尤德不同意,说要逼中国作更大的让步,最好能“粉碎”联合小组。但英方多数人还是认为搞不好要破裂,决定马上向伦敦发报提出建议。当天下午柯利达就跑回使馆发电报去了。

第二天姬鹏飞请吃饭,刚喝了个汤,英国使馆那边就有电话把柯利达叫回去了。周南心想应该是回电了,果然是这样。撒切尔夫人同意跟中方达成妥协,但要英方代表争取更好的结果,最好再往后拖几年才让联合小组进驻香港。中方说1988 年进驻2000 年结束,他们提出推迟到1993 年以后进驻,2002 年再结束联络小组工作。中方拒绝了,他们只好让步,但在双方已达成协议之后又怕向撒切尔夫人交不了差,于是杰弗里·豪在见赵紫阳时就说:“1988 年1 月1 日让联合小组进驻香港,时间太早了,再延迟半年到7 月1 日再进驻吧。”赵紫阳和周南他们商量了一下,想想就再让他半年吧,于是确定联合小组1988 年7月1 日进驻。

杰弗里·豪后来写道:“撒切尔夫人知道了有关情况之后,也同意了这项妥协,但仍对英方未能将小组进驻香港的时间推迟到1988 年以后而感到失望。”柯利达在回忆录中说:“在会谈过程中有许多转折点,但1984 年7 月‘无疑是最富有戏剧性的’。在此之前人们甚至怀疑双方是否能够达成协议,谈判似乎有可能破裂。但现在,已经可以看到达成一项历史性协议的前景了。”他还直言不讳地说:“如果当时达不成协议,邓小平是不会从北戴河回京会见我们的外交大臣的。”周南说,后来事实再次证明,联合联络小组进驻香港是很必要的,进驻后的确为香港顺利回归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责编:王新玲、孙琳)


相关专题
· 图书连载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