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居里夫人的名字,蔡元培就肃然起敬。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和1911年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一个人两次在两个不同领域里获此殊荣,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渴望科技的中国,多么希望这样一位伟人的造访啊!当时,居里夫人正在巴黎大学继任丈夫比埃尔·居里的课程,并指导实验室工作。蔡元培当即决定约时间去拜访。
在1921年3月8日的日记中,蔡元培详细记述了拜访居里夫人的情形。
这一天早晨,春寒料峭,蔡元培与北大教授、北平中法大学校长李圣章一起,沿着美丽的塞纳河来到巴黎大学,穿过几条浓荫大道,找到了镭学研究所。这是一幢由巴黎大学与巴斯德研究院共同出资建造的学院式白色建筑,门柱石壁上镌刻着一排漂亮的法文字母:“镭学研究所——居里楼”。
居里夫人的秘书先引导蔡元培参观镭学研究所的居里实验室。实验室比较简陋,里面装有特制的扩声机,不时传出镭质的“跃散之声”,这给蔡元培留下深刻印象。
甫一见面,蔡元培深为居里夫人的美丽和“朴质诚恳”所感染。居里夫人身材修长,身着黑色长裙,手上有一些盐碱的烧痕,一头金发盘在头顶,露出高高的额头,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蓝色大眼睛,让人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居里夫人对远道而来的蔡元培十分热情。一番问候之后,蔡元培便用法语向居里夫人介绍说,中国对各种新文化、新科技十分渴望,这次慕名而来,就是想聆听她的教诲,并希望她能到中国访问。蔡元培还介绍,这段时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实用主义哲学集大成者杜威和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罗素就在中国讲学,受到了热烈欢迎。
居里夫人对中国对新科技的热情和邀请外国学者去访问交流的做法深表赞许。她还询问蔡元培:“中国与欧洲不同,没有战争,一定可以把多数的财力用在教育和学术研究之上吧?”居里夫人痛恨侵略者,小时候,她的祖国波兰被沙俄侵占,从青年时代起就远离祖国到法国求学。当时,爱好和平的居里夫人可能对中国局势不太了解,不知道中国也正在军阀混战、内战不断。蔡元培无言以对,只好点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