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左宗棠被委任为两江总督。商人胡雪岩为此对其进行启发,称“左公可知李鸿章打算办电报的事?何不试一试,压一压他的气焰也好。”于是,与李鸿章素有官场纠葛的左宗棠上了一道奏折,提出通商救国和开办电报的要求。为此,李鸿章非常焦急。
但是,李鸿章手下的盛宣怀并不焦躁。他告诉李鸿章,左要喝头道汤,但未必能够成功。这是因为,大家对电报的认识还不够。盛转而去太古轮船公司寻求郑观应的支持,郑为之所动容,于是辞职转而投奔到盛宣怀的麾下。开始运作建立电报公司的事宜。
左宗棠的建议,在朝廷上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之后,因为朝廷正忙于琉球群岛的事情,这件事情被压了下来。至于胡雪岩,也只好作罢,把精力投入到丝绸和茶叶的生意中去。不久,盛宣怀在大沽海口炮台与天津之间建立起一段短途电报线,开始运营。接着,由李鸿章出面,邀请大批要员亲往观看,效果自然很好。
1881年,盛宣怀正式被清廷委任为电报局总办,主持电报局的日常工作。同时,又着手培训电报人才。1882年,盛宣怀投入资金创办了上海至广东、宁波、厦门等地的电报线,打消了外国人垄断中国电报事业的野心。
电报事业的兴起,为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盛宣怀个人赢得了先机。通过信息垄断,盛宣怀掌握了商业对手胡雪岩的个人信息。之后,他一举击溃了胡雪岩的商业帝国,以致到1885年胡雪岩在忧愤中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