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抗战时期美国对中共的政策转变

 吴在有
2013年05月20日14:3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政治考量,也是美国拟与中共建立联系的重要原因

首先,美借与中共联系,进行军事合作,给蒋介石以政治压力,迫使蒋介石政府服从于美国的战略目标。其次,防止中共倒向苏联,避免苏联插手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前后发动三次反共高潮。共产党在腹背受敌、缺乏外援的情况下,进入了抗战时期最艰苦的阶段。美国认为,中共如得不到美援,必然有求于苏联。这一方面会使中共倒向苏联,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则会使苏联插手中国问题,而使问题更趋复杂化。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美国在对中共问题上,做出了接触的姿态。

中国共产党为与美国建立联系和合作关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共在独立自主的原则下,也为联合美国共同抗日,争取外援而开展了积极的外交工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中共就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和《关于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的指示》。这两个文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美政策出现了十分积极的变化,在政治上造成了积极的外交影响。

美国一些进步作家及在华使馆进步人员也起了重要作用

美国一些进步作家在对中国进行实地考察后,出版发表了一系列介绍中国实际情况的书籍和报导。这对美国决策机构的上层人物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如史沫特莱、斯诺等人。罗斯福多次召见斯诺,了解有关中共的情况,成了一个“斯诺谜”。

另外,美国驻华使馆一些官员,由于对中国实际情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认识到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共产党在人民中的威信,在维护美国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向政府建议改变过去美国政府对中共“不接触”的态度,与中共建立联系,还希望给予中共一些军事援助。

以上一系列因素,使美国走上了与中国共产党接触的道路。尽管美国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私利目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整个抗战大局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青阳县委党校 吴在有)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