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2012年11月18日上午,我如约来到北京北四环陆璀老人家里。 一走进的客室,迎面就可以看到,东墙上,挂着一幅长约200厘米、宽约75厘米的横幅。上面是近半个世纪前的郭沫若的墨迹。“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一九六四年岁首 书毛主席在广昌路上作采桑子 应陆璀、子奇同志嘱 用以补壁,郭沫若”。
我看到陆璀老人在看电视。当她儿子朱宁生把我介绍给陆璀老人时,她仍不失温文尔雅的神态和气质。
陆璀老人客厅的桌子上放着一本新近出版的《金涛百年》一书。这本书是金涛的亲属11月2日刚刚送给陆璀老人的,桌上还放着专供老人看书的手持放大镜。我翻看着这本书,并拿到陆璀老人面前。“我和蒋金涛是好朋友,”陆璀老人指着书中她在“一二·九”运动时手持话筒演讲时的照片说:“这就是我。”
我握住历史老人的手,深情地说:“陆妈妈,过几天就是“一二·九”运动77周年了,今天我过来看看您。祝你身体健康。”“谢谢!”老人若有所思,似乎在回忆着77年前,古老的西直门城墙下,被堵截在这里的清华学生。箭楼上的北平官员在观看、劝阻游行队伍,竟然有日本军官和他们站在一起。学生们见状,大呼抗日口号。学生会派人交涉却未成功。学联负责人决定,就在城楼旁召开群众大会。正巧附近有一个老百姓搭的唱戏台子,这成了天然的主席台。各校同学相继发表了抗日救国演讲,同学们热血沸腾,场面非常热烈。周围的老百姓非常同情这些年轻人,见他们长时间站在刺骨的寒风中,就给他们端来热茶水和窝窝头。
她翻阅着书中和金涛的合影照片,仿佛又回忆起她和蒋金涛一起参加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的国际民主妇联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情形。1948年11月28日至12月6日,中国代表团一行13人由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妇委书记蔡畅率领参加会议。代表团成员包括丁玲、吴青、蒋金涛、陆璀、张锡俦等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女同志。会议经过选举,蔡畅、邓颖超、何香凝、李德全当选了国际妇联正式理事,许广平、陆璀、丁玲为候补理事;蔡畅、邓颖超、何香凝为正式执行委员,李德全、陆璀为候补执委;蔡畅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副主席。大会还决定1949年将在解放了的中国召开亚洲妇女会议。
在一本书里,作者曾这样记述了参加大会的国际妇联书记处书记陆璀的回忆:“中国代表团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欢迎,引起了大会的轰动。聚集在布达佩斯的全世界进步妇女代表,都用爱慕的眼光注视着我们,特别是我们的团长蔡大姐成了与会各国朋友注目的人物,她那端庄、娴雅的风度,谦虚和蔼的品格,正是人们心目中东方的特别是中国妇女的最美好的形象。许多人围上来和中国代表热情地握手、拥抱、问长问短。会上蔡畅做了关于亚非各国妇女民主运动发展的报告。有力地宣传了中国革命胜利在望的大好形势,系统介绍了中国妇女运动发展的情况、经验及解放区妇女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大会的热烈欢迎。国际妇联主席戈登夫人在报告中,不止一次地赞扬中国妇女的英勇斗争和贡献。”
此前,我不知翻阅了多少遍陆璀老人的著作《晨星集》。她在“几句前言”中说,她非常感谢人民日报出版社愿意为她出版这本小书。
她谦逊地说:“我不是一个作家,从来也没想到过要单独出一本书。如果不是因为几位老同志、我的亲人和人民日报出版社的同志的鼓励和支持,我是不会有勇气这样做的。也只有当我为出书而搜集文稿和资料时,我才深深地感觉到,我一生经历的事和认识并敬佩的人是那么多,而我写下来的却这么少,这一多一少,反差之大,使我惭愧和内疚。现在,限于时间、年龄和精力,也限于查找材料的困难,想要补救,也很难了。因文稿之少,想到一句成语:“寥若晨星”,故题书名为“晨星集”。但晨星中却有启明星,它是预告黎明的到来的。也就是说,它预告黑暗的长夜即将过去,光明的白昼即将来临。我所写到的许多人和事,不是在历史上不同程度地起过这样的作用么?只是我写得太不够了。我怀着惭愧的心情,把这本书敬献给“一二·九”运动六十周年,献给跨世纪的中华儿女们,也献给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战友们、同志们、亲人们,并恭候指教。”
这本书是1995年出版,献给“一二·九”运动六十周年的。2005年9月,《晨星集》再版,陆璀老人也为再版写了句话,非常质朴感人。“现在已是‘一二·九’运动七十周年了。当年参加‘一二·九’运动的同学,而今还健在的,已经不很多了。我作为一个幸存者,能够拿什么来纪念‘一二·九’、献给‘一二·九’”运动七十周年呢?业已年逾九旬的我,想做的事很多,而能够做到的却很少了。无奈中想到,最近还有人来向我要这本书,而我已无书可送,书店里也已售完。当时我没有想到这本书会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因此想到,何不把这本书再版,趁此机会,加进我另外几篇文章和一些有历史意义的照片。这样,我又一次怀着惭愧的心情把这本再版的书献给‘一二·九’运动七十周年,同时,也作为留给我的家人、亲友和后代的一份纪念吧。”
2012,又是7年过去了。陆璀老人,像一颗晨星,晶莹璀璨,凄风苦雨,迎来光明,夕阳无限,仍顽强地挺拔于生于斯、养于斯、给她带来荣耀和不幸的中国大地。面对百岁老人,我心中充满无限的景仰和慨叹。
在这本书里,我永远忘不了这样一幕。77年前,陆璀字字泣血、句句呐喊般描述了“一二·九”运动第2次即16日大游行时,她自己被巡警抓走后被“释放”的悲愤而无奈的一组画面(原载《觉民报》第2期,1935年12月27日):
——七点钟光景,我又被用敞篷卡车送回顺治门派出所。在玻璃窗上,我照见我自己脸上焦红,而且眉心间破了皮,有干了的血。把手一摸脸,这才感觉到从颊部到额部、头部,没一处不痛,身上也痛。挨了打,人似乎更倔强了。我用眼冷静地望着屋里每一个人,想要记住他们每一个脸。那时候,我已知道大队还在城门没有散。我把耳贴到玻璃上,努力要听取他们一些声音,即使是一些极微小的声音,只要是从我们自己队伍来的,对我都显得非常亲切,非常需要。
——“现在你走吧!”听到这句话,我站起身就走。押到城门边,只见二十几个巡警围在那儿。我一眼看到城门底下已填上石块,其中一块大的搬在一边,我明白了他们要我怎么回去。
——“你照原来的样子回去!”巡警对我说。“那不行。”我说,“刚才我从这儿爬进来,你们把我毒打一顿,现在你们自己怎么也叫我那么干了呢?”
——“你不想走?”不耐烦的回答。
——我听到城门外我们的队伍的声音了!一个马上要见到他们,马上加入自己队伍的强烈的愿望在我心中燃烧起来。我用拳头捶着铁门,叫:“××(原文此处“××”代替“陆璀”)回来了,你们听见了吗?”
——那边寂静了一下,于是几个声音抢着从下面传过来:“是××吗?你回来了?” 我迅速地伏到地上去,叫:“他们还是要我那样爬过来,你们赞成不赞成?”
——“你来吧!你来吧!”这次是更加宏大的一片呼唤了。那呼唤是那样的热烈,那样的亲爱,我突然眼中涨满了泪。“你来吧!你来吧!”这呼声一直黏在我的心坎上。
——迅速地,我爬过去了。立刻,我被拉了起来,只听见一声“××回来了!”四处起了欢呼。泪水已蒙住了我的眼,我只看见在模糊的光线里,极目都是我们自己的人,我们自己的人。我被挟着往前跑了几步,然后被举了起来。除了把手举起来挥着以外,就只有感谢的泪和笑来回答这热烈的欢迎了……
“你照原来的样子回去!”77年前的巡警们对爱国青年、爱国女青年这样的作为,我眼噙热泪,哽咽无语……
著名作家刘白羽收到陆璀的《晨星集》后,他诗画般真诚地给陆璀回信说: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正是从那以后,冲进奔滔汹涌的潮流,参与了谛造新中国的伟大而壮丽的事业。我们是幸存者又是胜利者,我们没有白白活到今天。当老年时,我们幸运地听到了2l世纪洪钟。但是我捧着你的书,我读着你的书,我的心在颤悸!我向21世纪致敬!我们生在多么辉煌的大时代里呀!陆璀同志!你的书出的非常重要,非常及时,你把圣水洒在这一代可爱的青年心上,你将开天辟地的精神传到这一代可爱的青年身上,你把火种播在这一代可爱的青年灵魂中,这一切都会通过他们和她们,在那美好而英雄的新世纪里燃烧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