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1986年的5月,陆璀的美国朋友莫莉·雅德重访中国。莫莉去了她出生和度过童年的成都、上海等地,最后,她到了北京。陆璀和她这两个阔别了半个世纪的老朋友终于重逢了,心情都很激动。在热烈的拥抱和深情的凝视中,她们都发现,30年代的两位年青姑娘,而今都已两鬓堆霜。陆璀以老朋友的身份邀请她夫妇到她家做客,又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的身份宴请他们。可巧的是,历经浩劫,陆璀居然还找到了一张当年周恩来同志和吴玉章同志在武汉会见他们的照片,便翻拍了一张送给莫莉作纪念。莫莉凝视着照片,微笑着说:“我那里倒还保存着不少相片,还有我们自己拍的小电影和其他许多资料。”陆璀对她说:“有机会时,你送来给我们看看吧!这可是很珍贵的资料呵!”
没想到,一年以后,莫莉果然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而且,还不嫌累赘,把她保存下来的国际学生代表团1938年访华的全部资料,连同发表了有关消息的许多美国报纸,装了满满的两箱带来了。有他们当时自己拍的两盘小电影,数百张大大小小的照片,其中,有毛主席和代表团的合影,还有他们自己照的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周恩来同志的相片;有毛主席和代表团正式谈话的记录全文(我们在毛主席的文献中还没有见到过);好几个延安各界欢迎他们的大横幅,边区妇女绣的锦旗,还有代表团递交给第二次世界青年大会的长篇访华报告的全文,莫莉本人一本访华日记,以及延安出版的《新中华报》、《解放》周刊和许许多多铅印的或油印的刊物、书籍、资料,包括延安的和各地的,有许多在国内恐怕已很难找到了……
莫莉谦虚地说:“我把这些都交给你,由你处理。我希望它们对你们还有点用处。”
“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很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和资料,也是我们战斗友谊的见证!”陆璀激动地对她说,“感谢你辛辛苦苦地把它带来送给了我们!我们一定将好好利用它们,作为国际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材!”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美人民友好协会共同举行了有各界人士参加的招待会。会场上展出了莫莉赠送的部分文物和材料,并举行了一个亲切而又隆重的仪式,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中美人民友好协会会长黄镇同志代表两个友协致欢迎词,接受莫莉的捐赠,并回赠了有纪念意义的礼品。陆璀作为中美友协的副会长和莫莉的老朋友,向大家介绍了莫莉的情况和她对中国所作的贡献。莫莉本人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赞扬新中国的巨大成就,并表示她还要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而努力。
1938年担任西北青联主席,和莫莉有过多次接触的冯文彬同志也特地赶来参加招待会。莫莉赠送的全部资料和文物都已移交给中国革命博物馆。
“亲爱的莫莉,我们期望着你再来!”这是陆璀对莫莉这位美国朋友的真心邀请。
辛弃疾云:“白发多时故人少”。在远离中国的白求恩大夫的故乡,陆璀又跟别离了40年的老战友琼·尤恩会面了。40年的岁月,像流水一样逝去。多少战友、亲人和与我们共患难、同生死的外国朋友,已经献出了生命,离开人世了。他们深有感慨地回忆起当年从武汉一起撤退那一段同甘共苦的战斗历程。
“我写了一本书”,尤恩说,“名叫《高山是可以攀登的》,内容写我在中国的经历,出版后我将寄给你们”。
陆璀真诚地向加拿大友人尤恩道谢,和她紧紧握手告别,并祝她早日康复。尤恩的眼里闪着泪花,陆璀眼睛也感到热辣辣的。
这时,陆璀走到门边,又回身望她,看到她那瘫痪的身体和依依惜别的目光,陆璀忍不住又回去紧紧地拥抱了她……
“陆璀忍不住又回去紧紧地拥抱了她……”这是陆璀笔下多么感人至深的细节摹写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