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我父亲李寿铨(1859—1928),字镜澄,江苏扬州人,祖籍丹徒。与人共同创办安源煤矿近30 年。他受黄兴的引领走上了革命道路。以下我以第三人称回忆这段难忘的经历。
李寿铨一肩承担建矿
自鸦片战争以后,国势孱弱;光绪维新,积弱图强。在改革家张之洞和实践家盛宣怀两位大臣的倡导下,有识之士,主张引进西方技术,兴办邮电、铁路、银行、矿山诸端。我的父亲李寿铨,原在扬州安定、梅花两书院执教,迅速接受了西方维新思想。斯时,全国铁路总公司事务督办大臣盛宣怀檄调武进人张赞宸挂帅,开发江西萍乡安源煤矿。首要是延揽人才。李寿铨便经友人介绍由张赞宸邀请,两人约好在上海见面。他们志同道合,相见恨晚,张赞宸当即邀约李寿铨同往江西。
安源,原是江西省袁州府萍乡县治东南14 里的一个山村,其下煤蕴丰富,惟沉睡千年,未遑开发。
1897 年夏、秋,张赞宸偕李寿铨及德国矿师赖伦等多次间道赴萍,跋涉入山实地考察,认为安源为最理想的建矿基地,建议运用西法,大举开采。这些意见迅速得到盛宣怀的采纳,立即会同张之洞奏准清廷开办萍乡煤矿。

江西萍乡煤矿矿长李寿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