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春
2013年06月26日08:2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这个笔记本除了毛泽东题词外,还有其他人的手书。艾思奇于1938年3月22日用铅笔写的赠言:“学习千万变化的工作方法,去达到一个最高的宗旨——抗日的最后胜利。”郭林祥于1938年6月30日写的赠言:“在持久的抗战过程中,必须随时有坚定的政治警觉性,同破坏民族统一战线的匪徒作斗争!”于江在抗大的同学于忠海将自己创作的歌词写在笔记本上:“黎明即起,自强自立,岁计在春,日计在晨,空气鲜,精神振,男儿起舞在鸡鸣。刻苦奋斗,决志尽忠,团结对敌,协力同心,报国仇,雪国耻,做民族复兴的先锋。”
于江,本名于振华,1914年出生,河北沧州人,1935年就读于天津职高学校,翌年在参加学生运动中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他同薛明、任致等同学南下到南京后又转赴延安进入抗大学习。不久,于江和任致在延安结为革命伴侣。
1939年2月的一天,在中央组织部统一安排下,于江和任致等人离开延安奔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不久,于江由晋察冀一地委安排担任中共定兴县委书记,任致被分配到徐水县妇救会工作。
1940年3月间,于江和两个警卫员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敌占区开展工作。一天,他不幸被一伙乔装成抗日干部的匪徒诱捕。面对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抗日战争胜利万岁!”这帮匪徒为在日军面前邀功,开枪杀害了年仅26岁的于江。
于江牺牲后,因定兴当时处于敌占区,组织上将他的遗体埋葬在易县境内,解放后迁葬到易县烈士陵园。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