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宋庆龄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了什么?

王宇新

2013年06月28日14:1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50 年8 月,“中国福利基金会”更名为“中国福利会”,其任务则由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改变为发展中国人民的福利事业,明确规定:“中国福利会的宗旨,是尽可能彻底地迅速地解放妇女和儿童。”宋庆龄继续担任中国福利会的主席。1951年9 月18 日,宋庆龄荣获苏联在1950 年设立的“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她立刻把10 万卢布的奖金全部捐献出来,作为发展中国儿童、妇女福利事业之用。1952 年,中国福利会以这笔奖金为基础在上海创办了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曾由中国女青年联合会派到美国攻读教育学硕士的陈善明女士,解放前夕从国外学成归来,之后被宋庆龄挑选到了身边。宋庆龄邀请她开办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幼儿园,并担任园长。

为邀请宋庆龄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邓颖超受中共中央委

托,带上毛泽东、周恩来的邀请信件,专程至上海拜见宋庆龄。这是毛泽东

的亲笔邀请信。

宋庆龄对儿童的教育工作历来是高标准、严要求的,她每次前往幼儿园检查工作时,既不打招呼,又不允许身边的工作人员事先打电话通知。下车后,她也不先进会客室,而是直奔孩子们常用的厕所,检查这里是否有异味,是否干净;进了厨房后更是亲自动手,用手摸摸灶边墙角、窗台左右、桌沿椅下,还经常拎起揩布、扫帚细细查看。身边的工作人员忍不住问宋:“夫人,您是堂堂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怎么还爱管这些小事?不怕丢了身份?”每当这时,宋庆龄就向身边的工作人员解释道:“这些常用的卫生工具,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要时刻注意保持清洁。”作为国家副主席,宋庆龄不仅没有一点领导架子,还带头做好儿童福利工作,为世人树立了榜样。

廉洁自律 勤俭节约

宋庆龄在生活上厉行节俭,艰苦朴素,即使当了国家副主席,她也从不铺张浪费,对个人的要求十分严格,甚至都影响到身边的工作人员。为了迎接中国福利会成立20 周年举办了一些纪念活动,在工作人员要求下,她总算同意拍几张照片作留念。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带了专门的灯光照明设备为宋庆龄精心拍摄了好几张照片。等到摄影结束,送走客人后,宋庆龄却对身旁的工作人员说:“这个月的电费不得了。”工作人员心领神会地在下个月的时间里减少了用电灯照明的时间。

宋庆龄有半夜起来工作的习惯,工作人员怕她着凉,便提议为她缝制一件御寒的风衣。经过工作人员的翻找,搜集到一些零零碎碎的布料,她们将这些布料经过拼凑缝制成一件特殊的披风。如今,这件披风陈列在北京故宫里。乍一看,这是一件很华丽的披风,殊不知它是宋庆龄和工作人员用多达26 块边角布料一针一线地拼制而成的。这件披风,宋庆龄风趣地称它为“八卦衣”。平日里穿的衣服她更是舍不得增添新的,旗袍上衣瘦了,她便在夹缝处拼接上一条再穿。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王新玲、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