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琼崖红色期刊的“激情岁月”

2013年07月01日08:47   来源:海南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珍贵的《新琼崖评论》

“革命好似火车头一样,沿着必然的路线行上来了,有人设法阻止他,或祈祷他不要来的,自然是昏庸的妄想,而让他漫无纪律地展开来的,便是危险的窟藏。中国的现状,不独是酝酿革命的酒精,更是滋长革命的沃土。看呵,中国遍地是污泥,遍地就印出了革命的痕迹!”

这是《新琼崖评论》发刊辞中富于激情的开篇第一段,清晰的笔墨显印在大大的“新琼崖评论”刊头的右下方。这本由6页纸油墨印刷而成的刊物,于1924年1月1日正式诞生,历经风雨沧桑,在海南省档案馆保存至今的共有30期。

海南省档案馆档案管理处副处长陈继齐认为,这本刊物在当时的意义,也正如发刊辞中所说,“它是我们琼崖革命的青年的宣传机关,我们要将革命的潮水涌入琼崖,洗去琼崖人民的悲痛与耻辱,同时要将琼崖人民的惨状,显示在全国国民的面前,促成全国被压迫人民的大联合,我们要藉它作琼崖革命的号筒,呼出一班革命的群众,我们要藉它作武器,攻击一切伪革命的以及反革命的行动。”

多年从事党史研究工作的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员邢诒孔对这套期刊有着特别的感情。1982年,他托朋友从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将期刊复印出来交由省档案馆保存。“此后没过几年,对珍贵文史资料的复印,已经变成是非常难的事了。”

记者翻阅《新琼崖评论》的30期期刊时,发现大量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观点载于其中。在《新琼崖评论》第1期《国民党改组与琼崖革命运动》一文中指出“中国人民革命的意义是全体的同时也是联合的”,“必须联合全国被压迫的青年工人、农民、学生都加入革命的战线。”

在第25期《我们两个最重要的工作》曾指出,“新琼崖评论半月刊”是主张国民革命,对外打倒国际帝国主义,对内推翻封建军阀。《新琼崖评论》第26期《勇敢的琼崖农民》一文中提出,“农民、工人、学生、小商人是被压迫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其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统一战线政策,介绍了中国国民党改组的情况,指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新琼崖评论》在第27、28期合刊《中山先生遗嘱,指出我们的道路》一文中提出:中国人民痛苦的根源是“国际帝国主义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种种的侵略,及其工具———国内一切军阀和买办阶级———种种的摧残压迫”。

成为宣扬新思潮阵地

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二处处长赖永生指出,《新琼崖评论》主张的观点鲜明,在当时也成为了反击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阵地。

根据党史资料,当时,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受到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的影响,主张闭门读书,“实业救国、“良心救国”,反对参加革命斗争,形成了一股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针对这种思潮,杨善集在《觉觉》第二期上发表了《品学与政治》一文,批判了那种脱离政治、脱离现实之争,空谈品学修养的错误倾向,阐明了读书与政治、读书与救国之间的关系,指出读书是为了革命,为了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

文章发表后,在上海南方大学读书的琼崖青年陈骏业(海南琼东县人,土地革命时期参加革命,后叛变投敌,1942年病死于白沙县)表示不认同,他认为,现在社会污浊,知识青年不应该参与政治。“决不可以吾身之察察,而投于物之汶汶”,“切不可染政治万能之迷毒,被其卷入漩涡。”同时提出储蓄个人的品学,巩固社会的团体,扫除恶浊的政治,组织团体的行政等改良社会的主张。

为此,杨善集在《新琼崖评论》上连续发表文章,针对其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杨善集指出:“社会上的一切人及其所从事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政治,也无法逃脱政治,一切社会团体都属于一种政治机关,从事社会活动的“优秀分子”都是政治家,他的行为是一种政治行为。品学修养是个人品格和学问修养。品学修养的目的是“预备出来做社会运动”,“而使政治澄清,社会进化”,其根本途径是“开展平民政治运动”,以实现“民族独立,政治经济独立,打倒军阀,打倒外国资本家帝国主义者的民主政治”。对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批判,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琼崖的传播。

赖永生认为,《新琼崖评论》等革命期刊,将马克思主义在琼崖青年和人民群众中进行传播,冲破各种错误思想对人们的束缚,给人们提供了改造社会的科学理论根据和革命行动的指南,在琼崖人民革命斗争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记者 杜颖)

(责编:杨丽娜、赵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