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为人顶天立 豪气逐风云——忆张爱萍同志的几件事

迟浩田
2013年07月05日09:1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鉴史论兴军

爱萍同志为人谦和,谈吐儒雅,善与人同,易于共事。但在原则问题上,他决不妥协。对看准了的事,他敢于直抒己见,不怕得罪人,说起话来,开门见山,理直气壮,掷地有声。他坚决反对军队搞生产经营就是其中一例。

由于历史原因,我军在战争年代既是战斗队、工作队,又是生产队。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的生产活动走的主要是办好农场与业余生产相结合的路子。上个世纪80年代初,随着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经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例有所下降。经费紧张成为军队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军队一些单位开始从事生产经营,介入经商活动。有的甚至提出,军队要走“自我发展、自我补充、自我完善”的路子。这个问题一提出,在军队内部引起激烈的争论,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但赞成的呼声甚高。后来,介人生产经营的单位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起宽,弊端逐渐显现。

爱萍同志对此反应敏锐,早有预见,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军队搞生产经营,持别是对部队人员参与做生意,败坏军队形象,尤为反感 。记得我还在济南军区工作时,1986年6月,在军委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当我作完关于端正党风的发言后,爱萍同志有感而发,当场给我写了一首诗:“勿逐名利自蒙耻,要辨伪真羞奴颜。破世俗一尘不染,立高洁两袖清风。”表达了他对一些不良风气的忧虑。在此之前,他曾亲笔给原国防科工委党委写信,要求严厉制止部队的经商活动。1987年,我到总参任职后,有一天,爱萍同志打电话让我去他家里,要谈点意见。我与爱萍同志的交往比较多,这不仅因为他是华东军区的老首长,更主要的是我们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心照不宣,直抒胸臆。所以,他一打电话让我去,我就知道他准有重要事情要说。

爱萍同志一见面就对我讲:军队经商,历史上有过惨痛教训。清朝的八旗军原来英勇善战、所向无敌,但后来无论是面对英法联军,还是在甲午之战中面对日军,或是面对八国联军,他们都打了败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八旗军入关之后,不少将领参与经商,贪图享受,军队不练骑射,不务正业。民国时期的新旧军阀,也大多参与经商,每临战事,首先考虑的是保护一己私利,打败仗也就成为必然。我们不能忘记这些历史教训。军队的职能是打仗,搞经商必然涣散人心,瓦解斗志,导致与民争利影响军民关系。我们决不能干这种自毁长城的事。

事实证明,爱萍同志的这些看法是富有远见。江泽民同志主持军委工作后,敏锐地洞察到军队经商的危害,多次明确表示不赞成这种做法,指示对此进行整顿,并于1998年果断决定:军队和武警部队一律不再从事经商活动。这一英明决策,对于保持我军的性质和本色,提高我军的战斗力,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具有深远意义。

(责编:王新玲、赵娟)


相关专题
· 开国上将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