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从黄埔军校走出来的共和国元帅

魏雅丽
2013年07月24日08:2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1930年春,徐向前升任红一军副军长兼红一师师长,他抓住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大战的有利时机,率红一师三次出击平汉路,连克云梦、光山、罗田等县城,取得了三战三捷三扩编的重大胜利。徐向前的威名从此在红军内部和敌人当中广泛传开。当地群众曾编了歌谣,庆祝这些胜利:“平汉游击五十天,三战三捷三扩编,红军声势震武汉,革命烽火遍地燃。”次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正式成立。那一天,当宣布徐向前任总指挥时,全场掌声雷动,一片欢腾。年仅30岁的徐总指挥,穿着平整的灰布军装,检阅了部队,显得雄壮威武。红四方面军的成立,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自然也是徐向前革命生涯中的一件大事。从此,他的名字和红四方面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解放战争中,徐向前率部攻克太原、临汾,解放山西大部,再次展现了他杰出的军事才华,为家乡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如晋中战役,徐向前用6万人一个月歼敌10万,是整个解放战争中最成功地运用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术以少胜多的范例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徐向前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参与中央军委重大决策。“文革”期间,临危受命,极力稳住军队,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作斗争。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一天毛泽东接见八大军区司令员,见到徐向前时紧紧握住他的手,意味深长地连声说:“好人!好人!”

1990年9月20日,徐向前因病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对儿女们说:“我说不了多少话。我要说的是,我死后一不搞遗体告别,二不开追悼会,三把骨灰撒在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河西走廊。这就是我留给你们的遗言。你们要永远跟着党走,贯彻党的路线,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现在党风不正,有些人光说不做……”

黄埔四期学生林彪:野心膨胀的军校之鹰

林彪,原名林毓容,又一原名林育容,1907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林家大湾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1922年,林彪进入武昌共进中学读书。由于受到两位族兄林育南、林育英的影响,他的思想倾向于革命,与那个时代许多热血男儿一样,他渴望投身革命,打倒列强,打倒军阀。1923年,他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在恽代英、林育南的推荐下,他报考了黄埔军校,成为了军校第四期学生。本期校名于1926年从原称陆军军官学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通称黄埔军校)。林彪在校期间正是军校开始第二次东征和举师北伐的时候,入伍生的勤务很多。入学不久,学生就被派出驻守惠州,卫戍广州,警戒虎门,监视各兵舰和看守“廖案”要犯等。直到1926年3月军校扩大改组后,学生的政治与军事学习课程才日渐正规。

林彪此前经过了从私塾到高中的系统学习,文化基础较好,人又聪明,因此,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他的各科成绩在考评时均为“优良”,且由于他个性孤僻,不爱交际,因而更能集中精力和时间专攻术业,思考问题,掌握了较系统的军事理论知识。有次战术课上,教官要求学生以前不久发生的惠州攻坚战为例,分析这次战斗的取胜要素。学生们轮番上台,口说笔划,滔滔不绝。轮到林彪上台,只见他一脸怯生生的模样,也不多言语,就开始在黑板上画起惠州地形图。他画得很仔细,很投入,城郭民居、地势地形、山川河流,一一标点清楚。用兵之道,在于谋定而后动。林彪凭着其天生的禀赋,接触到了战争艺术的精髓,因此深受一些军事教官的青睐,同学们不无妒嫉地称他为“军校之鹰”。但在政治上林彪并无出色表现,虽然在校他已转为共产党员。

(责编:王新玲、赵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