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马白山将军给女儿的“红色”家书(图)

傅人意
2013年08月05日08:53   来源:海南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马白山将军给女儿的“红色”家书

河边出生以草为床

“父亲的字很难认,只有我才认得了。”马洪中拿出当年的书信一字一句的念起来:“‘当时妈妈全然不知道敌人内部的矛盾,还是抱着落难了就准备殉难的准备,为党为国为民殉难是光荣的,毫不在乎自己的生命’———这是爸爸直接用妈妈的口吻给我写的信。”

那是1944年底,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二支队奉命转战各地掀起反击国民党的高潮。此时,在第二支队担任军医的唐玲将近分娩。原本,支队队长安排两位妇女协助唐玲到附近的山林里“避风头”,但是在躲避国民党地头蛇“搜山”的过程中,唐玲与两位妇女失散了,最终在临高县海孔村不幸被捕。

当时,唐玲被监禁的地方是河边的一个草棚。1944年12月31日晚,马洪中在河边的一个草棚里出生了。不足一平方米的破草棚,既不能遮风也不能挡雨,唐玲便急忙趁夜雾未来之前就地收集茅草、树叶,茅草为床,树叶为被,让小马洪中不至于生病。“妈妈又喜欢又发愁,妈妈遭难,你同遭难,妈妈坐牢,你同坐牢,妈妈饥寒,你同饥寒,你的名字怎么叫好,待爸爸给你起吧。”马白山在信中写道。

虎口脱险两入牢房

后来,国民党军队几乎一两天就迁移一个地方,而且全是夜间行军。唐玲抱着小马洪中跟着国民党军队走,有时夜暗路滑,唐玲差点跌倒,小洪中便哇哇大哭。此时,国民党兵就对唐玲免不了一阵毒骂,甚至有人还胁迫她把孩子丢掉。“妈妈特别能忍,我一哭,就用破布塞住我的嘴,渡过难关。”马洪中说道。

1945年2月底,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二支队因调往琼山文昌配合第一支队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离开了临高。此时,常驻村庄的国民党临高县政府及其游击队较少了,唐玲此刻有了同当地群众联系的机会。

唐玲被监禁的地方在临高群白村,与唐玲的姐姐家波莲村离得近,当地的群众对她也熟悉和热情。这是一个让小马洪中“虎口脱险”的好时机。

唐玲对监管她的国民党游击队队长提出:“孩子带在身边,大声啼哭,会暴露目标,影响你们的军事机密。我愿意将孩子送给群众,避免这个麻烦。”后又同一名中年妇女约好,以探村为名,将接应孩子的时间地点告诉唐玲的姐姐。

“我被姨妈姨父接走,他们家有一个比我大一点的儿子,我们俩人就轮流着喝姨妈的母乳。”但是,马洪中说道,由于姨妈姨父也支持革命,被国民党反动县政府知道后,1948年又将姨父和马洪中送进牢房。数日后,村里的群众卖牛卖地筹了几百大洋,才把姨父和马洪中救出来。

(责编:常雪梅、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