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难忘和藏族群众在一起的日子

2013年08月09日10:54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难忘和藏族群众在一起的日子

藏族人民就是我的亲人

□ 霍钟权(中央统战部二局退休干部)

我怀念,怀念藏北的大风

是那豪爽的呼吸

吹去了我懦夫的性情

又振奋起我理想的翅膀

在世界屋脊上尽情飞腾……

我更怀念啊,怀念藏北的人民

是那淳朴慈祥的“帕妈(爸妈)”

做我人生路上的向导

是那热情奔放的“宾亚(兄妹)”

赠我高原勇士的火种

这是我1984年离开西藏时写的诗,表达了我对藏北地区和藏北人民的深情。我在西藏生活了20年,那里是我的第二故乡,不仅养育了我,更塑造了我的人格。我永远也忘不了那里的人民,我与他们朝夕相处,他们就是我的亲人。

1959年,我进入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藏语班学习。1962年,我们几名同学到西藏的农村实习,住在藏族农户的家里,练习藏族口语,学习古藏文。这次实习使我们的藏语水平提高很快。我们还收集整理藏族民间故事,在档案馆整理研究藏文古籍。那段时间,我们对藏族人民、藏族文化有了直接的了解。我们了解到了藏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藏族人民的淳朴、热情。我们班的一个男生跟当地的一个藏族姑娘谈了恋爱,但由于纪律不允许,两人当时没有结婚。后来,那个同学积极争取,毕业后被分配到那里,最终跟那位藏族姑娘结为连理。

1964年,我跟同学们一路唱着“歌唱祖国”到了西藏。我记得当时是11月,我们一行从拉萨乘坐敞篷的解放牌货车,冒着高原凛冽的寒风,奔赴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藏北那曲地区。当时,路上并不相识的藏族同胞送热腾腾的酥油茶给我们喝,但因为不习惯酥油茶的味道,一碗酥油茶,被十几个人喝后还会剩下一些。刚到藏北时,我很难接受那里的饮食习惯,比如吃生鲜肉。但是,在后来的生活中,我慢慢了解到,藏族同胞是因为要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才形成了那样的生活习惯,是他们世代在高原生活的智慧结晶。酥油茶和生鲜肉热量高且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吃这些东西,可以让人们在高原更好地生活。于是,我强迫自己喝酥油茶、吃生鲜肉。刚开始,我必须用生鲜肉蘸盐和辣椒面吃,只能小口地喝酥油茶,慢慢地,我开始喜欢甚至离不开酥油茶。后来,我在办公室里还放了个酥油桶,有朋友来就请他们喝酥油茶。

我先在那曲地区行署办公室做行政工作,有时做一些文件的文字翻译工作,更多的是下乡时做口语翻译工作。当时干部下乡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一般会选择住在比较贫困又本分的农牧民家。我们带着自己的口粮,交给自己所住的群众家。当时的农牧民生活都不富裕,吃住条件比较差,有时他们的帐篷透风漏雨,我们可能还得和他们一起露宿帐外。在与老百姓的朝夕相处中,我们慢慢地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其实,当时群众都会把他们最好的东西给我们,所以即便不习惯,我们也要接受并尝试,因为这是对他们的尊重。经过长期与当地群众的接触,我发现,只要你诚心诚意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习俗,他们就会把你当朋友,以诚相待。

在农牧民家,我们跟群众一起背筐送肥、收割放牧,在劳动与生活中跟他们增进感情,倾听他们的困难和愿望。淳朴、热情的藏族同胞把我们当做朋友,每逢节日庆典、婚礼、家宴,他们都会邀请我们去做客。我们与群众从相互尊重到相互了解,再到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建立起信任,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除了“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我还增加了“一同”——“同说藏语”,这就拉近了我与群众的距离。会讲当地的民族语言对工作很有利,我利用一切机会和环境来学习当地的民族语言。

“四同”最后要达到与群众“同心”的目的。宗教有句话叫“心诚则灵”,这话用在与群众的相处中是很贴切的。你是不是诚心诚意地与百姓接触,他们完全可以感受到。我的邻居、一位藏族老阿妈,在相处一段时间后把我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冬天时总会给我端来各种热汤;每次我出差,她都会千叮万嘱……

我的藏族同事、朋友大多出身于贫苦的牧民家庭,就是这些人,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不畏艰辛、不怕牺牲,做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我在索县工作期间,巴青县拉西乡的乡长叫布德。他积极努力地带领乡亲们创造自己的新生活,被誉为“草原英雄”,而这位英雄,早被叛匪挖去了双眼。

我还结识了时任行署副专员的普布登多。民主改革前,普布登多曾是比如县彭盼部落的头人,但在党的政策的感召下,他成为人民的一分子,在西藏的和平解放与平叛改革中作出过重要贡献,得到了党和人民的信任。在任副专员期间,他经常深入基层,帮助牧民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从长远来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意志代表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意志,任何力量都不可与之对抗。

从历史经验来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生命线。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立党之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是立党之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力量之源。只有真心实意地尊重、理解、服务于人民群众,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才能有效地动员、引导群众,才能凝聚人心,才能组织起无坚不摧的力量。

(均为记者吴艳、实习生尼玛曲珍采访整理)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