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难忘和藏族群众在一起的日子

王璐在布达拉宫前留影。资料图片

霍钟权(左一)与藏族群众在一起。霍钟权供图
西藏和平解放后,为了让广大藏族同胞和全国人民一起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无数热血青年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他们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同甘共苦,真心实意地尊重和服务于藏族群众,从而得到了藏族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这个北京来的干部怎么像我们藏族的姑娘”
□ 王璐(原中央民族大学藏学所研究员)
1959年我考大学时,正逢西藏需要大量的年轻干部。响应国家的号召,我填报了中央民族学院。1964年,我从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藏语班毕业后,被分配到西藏日报社工作。从北京一路艰辛到达西藏后,我们便一杆子插到底,到西藏最基层的农村去实习。当时的西藏干部下乡,提倡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不但要住在老乡家,而且还要住在最贫苦的老乡家,因为这样才能真正了解问题、解决问题。
让我最难忘的是我的第一家“四同户”。他们家当时穷得没有一间可以供人居住的房子,除了一间无窗无烟囱的灶房和一间圈着家畜的牲口棚外,就只有天井下一左一右、仅有几平方米的两个廊檐了。房东一家住在一个廊檐下,我住在另一个廊檐下。
第一天早上我是被一只找食的猪拱醒的——那只猪的住处和我的住处是相通的。后来,我再也不用担心起不来床,因为每天都会被“猪先生”准时叫醒。这家的老阿妈每天晚上只能熬点稀粥,我们还要多加点儿水以撑饱肚子,然后乘着那股热乎劲儿赶快睡觉。他们没有被子,都是把一些藏袍垫在地上,另一些藏袍盖在身上,一家人挤在一起睡觉。下雪时,雪花就直接飘落在我们的脸上,虽然有种新奇的感觉,但真的是冷得出奇。亲身体验到老乡的这种艰苦的生活条件后,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工作,让藏族老乡们的生活慢慢好起来。
首先,我学着慢慢克服饮食上的不习惯,跟着老乡学习各种劳动技能,因为必须先适应高原生活,才能干出一番事业。我学会了背水、操作水磨、捡牛粪……后来,不管到哪个老乡家,我都是放下行李就投入劳动,经常有老乡说:“这个北京来的干部怎么像我们藏族的姑娘?”
我在老阿妈家住了8个月,我们变得比亲人还亲。我出去开会,“阿妈”、“阿爸”总是等我回来;我刚到门口,他们便会塞给我一个热乎乎的藏麦饼,这藏麦饼连他们的孩子都舍不得给……他们对我无话不说,有什么好事、坏事都会找我商量。
有一天,上级突然要求我打包离开,车就在外面等着。我跑去告诉阿妈我要走了。那时,锅里正煮着粥,阿妈立刻把两个鸡蛋放进粥里。当我收拾好行囊向汽车跑去时,阿妈追过来,把两个粘糊糊的鸡蛋塞到我怀里。我知道这鸡蛋对于他们来说有多宝贵,他们自己从来不舍得吃,都是拿去换生活必需品的。坐上启动的汽车,看到阿妈站在那里抹眼泪,我也哭成了泪人。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一家人。
藏族同胞总是那么善良、淳朴,只要你真心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把你当成亲人。在之后的工作中,我始终秉持这种信念,与藏族同胞交朋友,倾听他们的故事和烦恼。我很少刻意地去采访,都是在与藏族同胞一起劳动、一起生活中与他们进行交流。他们也把我们当做朋友,知无不言,说的内容更加鲜活、语言更加活泼。
有次我听老乡说,有个村子建设得特别好,就像世外桃源。我们骑马赶到那个村子时,发现村子特别干净整齐,村政府的墙上写着毛主席语录。我们采访了村支部书记,他说:“就是毛主席的话引导我们建设的村子,我们相信毛主席的话,跟着毛主席走就有好日子过。”墙上写着毛主席语录中愚公移山的内容,我们找到一些修水渠的年轻人,想了解他们懂不懂“愚公移山”。因为藏语“修渠”和“移山”发音类似,一位年轻人听了笑着说:“我知道愚公,毛主席讲过愚公。但你们是说愚公修渠还是移山啊?”大家听完都大笑起来。我们的采访便在这种轻松、欢快的气氛下进行了。
我们到各个乡村采访农牧业发展情况,宣传生产典型、干部典型。还记得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1964年采访报道发生在工布江达的特大泥石流。我们到达时,发生泥石流的村庄已经荡然无存。我们报道的人物是那里的村支部书记,他为救有耳疾的乡亲而失去了儿子,并最终牺牲在抢险一线。村民们无论谁见了我们都会泪流满面地说,是共产党救了他们,如果没有村支书,没有解放军和政府,他们早就没命了。多次采访报道这些为群众牺牲自我利益的干部后,我明白了,他们是因为把群众当做亲人,坚信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才会作出如此无怨无悔的选择。
我在山南地区采访时,经常一个人往返各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危险时有出现,都是因为得到素不相识的藏族老乡的帮助才能脱险。他们都认为,我这样的外地人愿意到西藏这样艰苦的地方工作,与他们一起建设西藏,很不容易并且值得感谢。但我知道,老百姓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他们在保护我们,保卫着我们的家园。老百姓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有他们的支持,我们才能完成我们的事业,而我们的事业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老百姓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后来,我来到中央民族学院藏学所工作。我仍然经常到西藏做田野调查,我割舍不了那里的山水和人民,西藏的一切都已经融入我的生命里。我跟许多藏族朋友保持着联系和来往,跟他们在一起,我会感觉自己充满了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