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东京悬产——最大跨国财产纠纷案始末

米艾尼
2013年08月13日10:55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东京悬产

天文数字的财富

1945年抗战胜利后,赵欣伯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逮捕。国民党在大陆溃败前夕,他被保释出狱。新中国成立后,赵欣伯1951年被拘留审查,死于拘留所。

顶了别人的名字活了半辈子的赵碧琰,终于去公安局改回了自己娘家的姓氏。

一直到12年后,为了要回自己名下的那笔巨额财产,耿碧琰又一次到派出所把名字改回了赵碧琰。

经过反复磋商,赵碧琰决定解除自己在日本的财产管理委托人铃木弥之助的委托权,重新委托给东京华侨总会陈琨旺、吴甫文两位副总干事。她亲笔写下了转移委托的文书,最后署名为:中国赵碧琰。

陈琨旺回日本之前,要求带上赵碧琰母子的近照。于是,赵碧琰和赵宗阳特意到地安门的首都照相馆照了一张合影。

好多年后,赵碧琰才得知,当陈琨旺把转移委托书交给她丈夫昔日好友铃木弥之助的时候,这位她丈夫生前最信赖的朋友,竟然说委托书上“赵碧琰”的签名是假冒的,拒绝交出财产管理权。

追讨财产这件事就好像石沉大海一样,再也没有了进一步的消息。

不久,“文化大革命”爆发。

由于赵欣伯的缘故,他的儿子赵宗阳、孙子赵昭明成了铁打的“运动员”,“右派”、“下放”、乃至入狱,全都经历了。此时的赵碧琰,也早已没有半点当年的阔太太模样。他们被从原来的宅子里赶出来,住进了大杂院,一家人挤在一间屋子里,睡大通铺。经过几次抄家,赵家的老物件已经所剩无几。而那些按了手印的地契,也早已和发黄的老照片一起,都被付之一炬。

赵碧琰靠着儿子50多元的工资,养活着3个大人4个孩子的7口之家。生活的艰辛让她早已无暇顾及日本的财产。

1976年3月10日,日本《产经新闻》发表了一篇题为《漂浮在宇宙中的240亿》的文章,透露赵碧琰名下的财产被人骗取。同年6月,日本《新闻周刊》刊文《围绕两兆日元跳跃的骗子》,报道了赵碧琰财产被骗的情况。从这些报道可以看出,这笔财产究竟有多少,其实连日本方面也给不出准确数字。但所有人都有一个共识:这是一笔天文数字的巨额财富。

紧接着,《澳门日报》、《大公报》、《明报》都对此做了报道,轰动一时。

日本法庭多次来函,要求赵碧琰本人出庭,“倘若我奶奶在1976年年底不出庭的话,将进行缺席审判,审判结果不可能对我奶奶有利。”赵昭明说。

听到这笔财产有可能水落石出的消息,赵碧琰的态度却异常冷淡。

“奶奶有她自己的想法和顾虑。”赵昭明说,“奶奶其实什么都明白,只是她见过的太多。而且她什么证据也拿不出来,全在文革中被烧、抄了。”

去东京之前,在外交部人员的陪同下,赵碧琰和在北京第一监狱服刑的赵昭明见了一面。因为有一个遭人唾弃的“汉奸爷爷”,赵昭明在“文革”中屡受连累。一次“运动”中他喊错了口号,被判入狱。

“奶奶问我,她去不去东京,我劝她去。她说,我都76了,飞那么高摔死怎么办?”

事实上,赵碧琰对此去东京是否能够打赢官司,心中没有任何把握,也不抱太大的希望。但她还是听从了孙子的建议,决定到日本“碰碰运气”。

1976年5月,赵碧琰拿着从外交部领取的300元置装费,在红都服装店按照出国要求定制了一套新衣服。

时隔将近半个世纪,已经76岁的赵碧琰再次来到了那个承载了她太多回忆的城市——东京。

(责编:常雪梅、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