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根据刘知侠同名小说改编的京剧《红嫂》(又名《红云岗》)和后来的舞剧《沂蒙颂》让沂蒙红嫂的原型祖秀莲家喻户晓,但她救护的山东纵队司令部侦察参谋郭伍士19年认母报恩的事迹却鲜为人知。夏末秋初,我们来到八百里沂蒙的腹地沂水县采访,一部“人间真情剧”一幕一幕展现在我们面前——

郭伍士:归来的儿子

2013年08月19日09:01   来源:大众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郭伍士:归来的儿子

第四幕:膝下尽孝

郭伍士属桃棵子村第三生产小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一直到六十年代,第三生产小队的工日值只有一角五分左右,这对于一个八口之家(6个孩子)的大家庭来说,其生活可想而知。好在,郭伍士享受的是老红军待遇,那阶段一年能领136块钱红军补助。每月发下补助,他都是先买点心给娘送去。

郭伍士的老伴一开始不理解,郭伍士就反复说,这些补助,不是我的,应该是咱娘的。

解放后,祖秀莲家庭屡遭不幸,先是老伴早早去世,后来唯一的儿子又去世,她与三个孙子相依为命。娘的悲苦,让郭伍士心中难受,却又无能为力。只能隔三差五就去祖秀莲家看看,有钱送钱,有物送物。

就这样母子在小村里相处了19年。

祖秀莲对郭伍士的孩子像对自己的孙辈一样亲。

每到过年,郭文荣就会想起小时候在祖秀莲家吃的香喷喷的煮鸡蛋。逢年过节和祖秀莲生日时,郭伍士总会带着孩子给她拜年祝寿,老人家这时会煮鸡蛋给孩子们吃。

祖秀莲于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7月病逝,享年86岁。当时,郭伍士正在山西老家,他的侄子,被院墙砸死,家乡人让他回去处理后事。当听说祖秀莲病危的消息,他把侄子的事处理完,立即往回赶。但没能见上祖秀莲最后一面,回来后痛不欲生。

每当想念祖秀莲老人时,郭伍士就到她坟包上躺卧着睡一会儿。

郭伍士小时候没捞着上学,只是在抗大一分校参加过培训。他识字不多,但是,他写了一篇纪念祖秀莲的文章。这篇文章的名字就在《祖秀莲墓碑记》上:“郭伍士曾撰写《人民,我的母亲》,表达对祖秀莲的亲切怀念。”但我们找了多个地方,寻访了多个人,都没找到这篇文章。

在孝顺祖秀莲的同时,郭伍士不忘报答全村人的恩情。郭伍士受过重伤,村里不让他参加劳动,但每逢农忙和比较重要的生产活动,郭伍士都自觉参加。

郭伍士还义务担任了多所学校的课外辅导员,给村里的孩子讲战争年代的斗争故事。

郭伍士还帮助村里争取扶持,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帮助村里争取来蒙古羊、蒙古牛养殖,还争取来一台“泰山牌”拖拉机。

村民们都说郭伍士的人缘不错。复员之前,郭伍士曾在沂南县王家安子村看过几年仓库,“现在在王家安子说我是老郭家的女婿,借个车子什么的没有说不借给的。”郭伍士的女婿张德勇说。

郭伍士曾帮助村里训练过民兵,他的军事素养令当过兵的张德勇敬佩不已:“我岳父的战术灵活多变,很会利用地形,我最服他这一点。” 让人敬佩的是,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特别是在“文革”期间,郭伍士沉默冷静,始终没被卷进去,保持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清醒。

尾声

祖秀莲故居的不远处,两棵松树郁郁葱葱,一旁青砖围护着一座坟茔,这里就是祖秀莲的墓。

1984年农历正月十一,享年74岁的郭伍士去世,他生前告诉孩子,就葬在桃棵子村,葬在娘身边,永远陪伴着娘。

他的遗愿实现了。

郭伍士的四儿两女,只要在村里,清明节前都会来祖秀莲奶奶坟上祭拜。今年清明节,郭伍士在东营工作的三儿子郭文升专程赶回村里祭拜祖秀莲奶奶。他几年没回家了,蹲在奶奶坟前痛哭失声……

沂水县文联主席邵光智说:郭伍士前半生尽忠,后半生尽孝,可谓忠孝两全。(记者 王建 逄春阶 通讯员 田宝宗)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