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从小八路到大音乐家——深切怀念著名作曲家唐诃

石祥
2013年08月20日10:12   来源:解放军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从小八路到大音乐家

我是1964年由连队调入战友文工团搞歌词创作的。我在战友文工团工作20年间,正是“战友音乐创作集体”最活跃的时期之一。当时的著名词作家有刘薇、洪源,著名作曲家有晨耕、唐诃、生茂、遇秋、竹林等。这个集体有很强的突击性和创造力,有时一天一夜创作一个组歌,几天几夜推出一台晚会。我们经常一起深入边海防、部队基层及各地生活,集体策划,聚首合作,你修我改,不分你我。在和唐诃同志多年的接触中,我感到他身上仍保持着老八路的那种作风和那股劲头。

唐诃酷爱民族音乐。自学成才,3次失去进音乐学院学习的机会。于是他就积极地向民间音乐、地方戏曲及古今中外经典名作学习。他采风几乎走遍全国各地,各种民歌、戏曲及周边国家的音乐作品,他可以张口就唱,准确无误。有人称他为“音库”,他把搜集的音乐素材铭记于心,使其化作自己的血肉。他作曲时从来不原封不动照搬照套,而是将音乐素材融入自己的感情,从歌词的内容出发,由心坎里自然流露出新鲜、优美的旋律来。

唐诃有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为了传承“工尺谱”,他和我一起跋山涉水到一个寺庙里向老和尚拜师求教,后来又将自己谱写的歌曲标上工尺谱,开创了“中国音乐书法”的艺术形式,并多次举办过“唐诃音乐书法展”,受到海内外广泛好评。

唐诃活到老,学到老。“天道酬勤”,唐诃的成功在于一个“勤”字,他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锻炼、勤于创作。我经常见他手不释卷,曲不离口。他晚年爱上我国诗词、书法,每天坚持熟读一句古典,相继在手心里画,谱上曲唱,再写成书法,强记硬背,镌刻在心。《木兰辞》《出师表》《岳阳楼记》及《南濠诗话》《归去来兮辞》等经典诗文,他都能背诵,终生不忘。他博学众长,多才多艺。2003年荣获中国文联颁发的“终身荣誉勋章”(金钟奖),先后出版了《唐诃歌曲集》《歌曲关系漫谈》《歌曲创作札记》及《唐诃散文集》《唐诃行书集》等。著作等身,德艺双馨。

唐诃于2013年7月25日凌晨在青岛逝世。他走过了91个春秋,他谱写的歌声将永远回荡在我们心中。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