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从西安事变看宋氏手足情深(图)

张成林

2013年08月26日09:03   来源:海南日报

原标题:从西安事变看宋氏手足情深

宋美龄:巾帼风范

当得知西安兵变时,宋美龄直言“不啻晴天霹雳,震骇莫名”。当时,主战派群情激奋,极力主张讨伐张、杨。军政部长何应钦开始部署调集军队,准备踏平西安,剿灭叛乱。而宋美龄虽为女流,但沉稳持重,纵览大局,认为如若讨伐西安,必然置蒋介石于死地,若蒋生命不保,内战必然爆发,国家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由于当时与西安通信交通中断,随处可见捕风捉影之说。为获得西安方面信息,宋美龄派端纳(端纳为澳大利亚籍英国记者,分别担任过张学良和蒋介石的顾问)作为自己的私人代表,于12月14日先行飞赴西安,以窥探虚实。

同时,宋美龄赶往姐姐宋庆龄处寻求帮助,通过宋庆龄探知西安动态以及中共中央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并争取中共说服张、杨,释放蒋介石。

20日,宋美龄又派宋子文以私人身份飞往西安。宋子文将宋美龄的信交与蒋介石,宋美龄在信中陈辞:如子文兄三日不归,则余必来与君共生死。蒋介石阅信后大为感动,态度为之转变,与宋子文商讨和谈问题,曾一度答应张、杨所提八项条件中的四项。

然而,此时形势极为严峻,主战派虽然停战三天,但战斗并没有停止,“讨逆军”正大规模向陕渭集结,西安事变如若不赶快解决,势必会造成全国混乱。在此危急时刻,宋美龄不顾个人安危,于22日在宋子文、蒋鼎文等人的陪同下亲赴西安。

宋美龄的到来使蒋介石大为感动,“愀然摇首,泪潸潸下”。蒋介石拒绝和谈的决心也为之动摇。23日,宋氏兄妹代表蒋介石与张、杨和中共代表团等方面进行和谈,各方充分交换意见,于24日达成“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决议。

“宋美龄到西安后的第三天,所有的矛盾和纠葛便迎刃而解”,这是作家阿廖对宋美龄在西安事变中的高度评价。宋美龄在西安事变中的智慧应对,得到国外舆论的密切关注和赞赏,宋美龄被美国《时代》杂志选定为1937年杰出人物,并成为该杂志1938年封面人物。

宋子文:积极斡旋

西安事变发生时,宋子文担任全国经济委员会常委等虚职。在何应钦、戴季陶等主战派大肆宣扬“扫荡叛逆,以靖凶氛”的讨伐言论时,宋子文却甚是从容镇定、沉着应变。

“宋子文与张学良交往甚密,在事变后第二天,张学良就向宋子文发电约略告知事变经过。”阿廖分析道,宋子文断定张学良不会做出有违于民族大局之事,因此,宋子文在对记者的谈话中讲:“蒋委员长在西安绝对安全,本人以为西安事变乃系国家最不幸之事,目前急需用最有效方法,于最短期内解决。”

12月20日,宋子文力排众议,以私人身份前往西安。在没有张、杨监视的情况下,宋子文与蒋介石进行了自由谈话,对其进行劝说,并呈交了宋美龄的书信,促使蒋介石在和谈问题上态度缓和下来,甚至一度答应了张、杨所提八项条件中的四项。

宋子文力主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西安事变。据《抗战时期的宋氏兄弟姐妹》所载,宋子文在离开西安后,一方面告知孔祥熙等人“汉卿渐已悔悟,前途尚可乐观”;一方面又拒绝传达蒋介石武力威胁西安的指示。同时,宋子文还违背蒋介石“切嘱余妻,无论如何勿来陕!”的嘱托,于22日与宋美龄一起奔赴西安,积极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宋美龄在《“西安事变”回忆录》中说:“当余心精神肉体忧劳交迫之时,孔部长及余两姊孔夫人、孙夫人与其他戚友,掬诚慰藉,爱护之情,至足铭感。”由此可见,抗日救国下,宋氏兄弟姐妹浓浓的手足深情。

在抗战爆发前夕,宋氏兄弟姐妹捐弃前隙,再度联合,从全国民众利益出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最终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开启了宋氏兄弟姐妹联合抗日的新开端,也开启了中华民族“停止内战、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的新篇章。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