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了毛泽东必将杀戮中国的未来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伟大骄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骄傲,邓小平更曾宣示说,中国人民要世世代代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而这就是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必将继续证明:如果我们丢掉了毛泽东思想,中华民族就将丧失“压倒一切敌人而不为敌人所屈服”的民族精神、国家动员能力和组织凝聚力;如果我们丢掉了毛泽东思想,中华民族就将丧失文化自信和文明的自觉;如果我们丢掉了毛泽东思想,中国就将丧失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而沦为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附庸;如果丢掉了毛泽东思想,从民族道义上说,无数革命先烈的血就将白流,新中国的江山社稷就没有了道德基础,而我们伟大的前人们将会在地下感到深深的不安。
否定了毛泽东,不但等于否定了历史,从而必然丧失思想的主体性,陷入知识上的虚无主义,其结果也必将是杀戮了中国的未来。
从毛泽东晚年的偏颇和错误中汲取教训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从一种偏颇走向另外一种偏颇,那就不是纠正错误,而是以新片面代替旧片面。历史证明,毛泽东在《矛盾论》和《实践论》中所阐述的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最精彩、精练的总结与发展,特别是,毛泽东反复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就在于她根除了封建士大夫阶级理论脱离实际、生活脱离群众、平日袖手谈心性(尚空谈而鄙视实践)的痼疾,从而,中国共产党方才能够取代士大夫阶级,而成为中国社会重建的中坚力量和政治干部来源。毛泽东一贯主张“科学”而反对儒学,这当然是因为儒学只是少数贵族阶级的无用之学,但是,如果只是从书本上学到了科学,并不能将科学运用于现实并为劳动者的实践所发扬光大,那就不是毛泽东所谓的“科学的态度”,那样的“科学”和学术同样有害无益。如果理论脱离实际、党脱离群众,如果经济的发展不能造福于最广大的劳动者,而是依附于西方帝国主义势力,那么,中国广大劳动群众就将在资本的贪得无厌的无情剥夺下,不得不选择再次奋起革命抗争。
邓小平说:
我们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为制度来说,没有社会主义这个前提,改革开放就会走向资本主义,比如说两极分化。中国有十一亿人口,如果十分之一富裕,就是一亿多人富裕,相应地有九亿多人摆脱不了贫困,就不能不革命啊!
将20世纪称为“革命的世纪”的霍布斯邦,也把20世纪称为“短促的”。他说:20世纪以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推迟开始,又以苏联在1991年的解体提前结束。他还指出,1971年以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霸权的确立为标志的世界体系大转变,是“短促的20世纪”陷入危机的标志,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危机,只不过是那场危机的深化和延续。唯一不同的是,今天,面向“新世界”的实践与想象似乎正在逐步丧失,而且,至今还没有20世纪那种革命精神、首创精神大规模复兴的明显迹象,在这个意义上,“短促的20世纪”终结之后,人类似乎退回到了19世纪那种资本无情掠夺世界的黑暗时代。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抚今追昔,马克思的话是多么令人神往,他说:
使死人复生是为了赞美新的斗争,而不是为了拙劣地模仿旧的斗争;是为了在想象中夸大某一任务,而不是为了回避在现实中解决这个任务;是为了再度找到革命的精神,而不是为了让革命的幽灵重行游荡。
毛泽东曾将中国革命的胜利称为“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抚今追昔,这令人想起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的名言:
那个人在斗争中失败了。而他为之而斗争的成果,却在他失败的那一瞬间出现于历史的地平线,只不过是改换了名头而已。于是,后来者们将会根据新的、不同的历史条件,高举起他的旗帜,去继续进行不同形式的斗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