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天天奋斗 天天快乐

深切缅怀从家乡走出去的革命家习仲勋同志

2013年10月09日11:34   来源: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原标题:天天奋斗 天天快乐——深切缅怀从家乡走出去的革命家习仲勋同志

二、“天天奋斗,天天快乐”,体现出中国思想文化自强不息的人文追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象传》)中国古代的先哲,在自然、人与社会永续不断的变化发展中领悟到:君子应该效法自然,自强不息,格物致知,究天人之际。“天天奋斗,天天快乐”,简约易晓地体现了中华思想文化“自强不息”的人文追求。古人认为这是称得上“君子”的人们才有的品质,无产阶级革命家切实践行、发展并作出现代概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穷本探原,领悟自然、人与社会之真谛,在文明进步的历史长河中艰苦努力,创造辉煌,为人类的发展已经并将不断作出自己的贡献。

习仲勋同志是自强不息的楷模。满目的百姓疾苦,贫弱落后的社会,动荡不安的时势,使他早年刻苦学习,投身革命,为解除百姓疾苦、改变社会弊政、建立进步制度而努力。以刘志丹[1]、谢子长[2]、习仲勋为代表的陕西早期共产党人,发动渭华起义,创建发展红二十六军和照金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以至西北革命根据地。是什么力量支持老一辈革命家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是什么信念支撑他们百折不挠、不断进取?又是什么精神促使他们身处逆境而从容淡定,即使面对牢狱和灾难也能将生死置之度外?是他们自强不息的中华人文追求,是他们对国家、对人民的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他们在革命工作中接受传播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科学的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的高尚情操。

共产党员王尚德[3],1923年创办的“赤职”以及后来发展为“抗大”式的“赤农”,成为党在秦东创办初、中、高等教育特别是教师教育、职业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起源,也是我党教育事业的重要源点,它培养了一批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沧桑九十载,薪火相传,发展壮大,迄今已发展成为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教学型大学,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优势。回顾历史,无论是地下党组织办学,还是解放后的师范学院,一个关键点是,我校始终坚持培养学生驾驭知识服务社会的智慧、能力与责任感。在民族危亡或者在民族复兴之路上,这一点始终重要!青年学生,应该也必须放眼社会,了解、认识、理解社会,将看到的社会现象与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在认识社会、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形成科学意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逐渐培养社会责任感,铁肩担道义,引领时代,感召社会。因此,我校本科教学强调教师“教研结合”、学生“学研结合”,教与学都重视知识与社会的关联。归根结底,我校的做法成绩,是由于中国思想文化自强不息的人文追求使然,是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精神使然,是习仲勋等革命家的熏陶引领使然,是一代代传承人文追求、坚持不懈奋斗、弘扬革命精神的渭南师范学院人的作为使然!我校培养的六万名渭华学子,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自强不息,刻苦学习,进取创业,人才辈出,在各条战线上作出骄人业绩,无愧于伟大的时代。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赵晶)
相关专题
· 专题资料
· 习仲勋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