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奇
1993年后,习仲勋同志不再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但他只要听到甘肃的建设和发展情况都特别的兴奋,几乎每次见到我都要问一遍:“兰州建设得怎么样?庆阳老区的情况怎样?”2000年6月,仲勋同志的夫人齐心偕子女代表习老专程来到环县,走访了习老当年在曲子、洪德等工作过的地方,与老同志、老房东们座谈、合影、问长问短,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给当地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1年7月,我又一次到庆阳看望老区人民,并参观了南梁革命纪念馆。凝望着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领导的珍贵照片和历史遗物,我仿佛又回到了浴血奋战求解放的陕甘边区年代。面对着南梁革命纪念碑,我默默地说:“先烈们,安息吧!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老区人民会永远记着你们的丰功伟绩。”今天的南梁已拥有了“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甘肃省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多项殊荣。市县大力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很多就业的机会,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甘肃人民、庆阳老区人民以今天和谐幸福的生活告慰着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先驱。
习仲勋同志是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典范。在早年与习仲勋同志一起战斗过的王世泰、马文瑞、黄罗斌等老同志的回忆中,我听过很多关于仲勋同志热爱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事迹,这些事迹也在庆阳、西峰、环县的群众中广为传颂着。
在与反动派长期斗争的实践中,从多次武装起义失败的教训中,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陕甘边红军领导人意识到:没有发动和组织群众参与,没有同农民运动结合起来,没有建立起革命根据地,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1934年11月7日,以习仲勋同志为主席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即南梁政府)成立后,他一村一村搞调查研究,一家一户做群众工作,提出并实施了以土地革命、经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十大政策”,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法令,组织群众生产支援前线,发行货币活跃边区商贸市场,开放集市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培养军政干部保证红军和地方工作的需要,发展教育创办“列宁小学”、扫除文盲提高边区人民文化素质,使边区到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他要求各个部门都制订和公布具体的工作计划,特别是如何便于与群众联系和沟通的措施,要求工作人员务必努力做到“关心群众,不分你我”。他亲自深入贫苦农民家中,访贫问苦,帮助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倡导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把一些有觉悟、有胆识、能说会教的女青年培养成为当地的妇女干部;积极发动群众,建立农工会、贫农团和农民联合会等群众组织,以及游击队、赤卫队等武装组织。他常常教导身边的工作人员:“我们一定得要牢记我们的使命,工作中,我们要一切服从党的领导,不拈轻怕重,不躲奸溜滑;生活中,要关心集体、关心他人,联系同志,时刻不忘人民的要求,让根据地人民认识到苏维埃政权是人民的政权,并努力使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享有参政权,实现劳动人民当家做主。”这一系列的群众工作,得到了人民的广泛拥护和大力支持,使南梁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陕甘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