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中华民国首任绥远将军张绍曾

2013年11月13日14:42   来源:内蒙古日报

原标题:中华民国首任绥远将军张绍曾

在这当中,发生了张绍曾对阎锡山集团从人事和财政上进行的一次打击事件。当张绍曾得知塞北关监督刘懋赏因竞选山西出席参议院的参议员而辞去行政官这一消息时,不等太原派人来,他先密电北京请由财政部直接派员接替,北京为了达到“逐步中央集权”,自然同意张的提议。于是,北京方面遂派安徽人士虞维铎来归绥任塞北关监督;副监督刘兆瑞则被张绍曾改派为新设的归绥警察厅厅长,从此归绥的财政大权便牢牢地抓在了张绍曾的手中;随后,各县知事中也有的被挤走而换成张绍曾的人。对于张绍曾的所作所为,阎锡山当然也不甘缄默,他除向北京以文电反驳外,又发动了两位住在太原的归绥绅士以绥远代表的名义到北京作反对分治的请愿。袁世凯于是把这件事交给总统府的统帅办事处拟具解决方案。办事处处长唐在礼是袁的心腹,自然是照袁的示意定出办法,即民国三年实施的热河、察哈尔、绥远划为3个特别行政区,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3位都统为3个区的最高军政长官,以拱卫京师的后侧背。这样,从阎锡山方面来讲,是削去了一个道;从张绍曾方面而言,晋绥分治、独自建省目的也没达到;而且绥远特别行政区成立之日,也成为张绍曾绥远将军大位的交卸之时。

张绍曾在主政期间,还做了一件大事,就是筹备召开了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西盟会议”。

1912年11月,俄国与外蒙古地方当局私订《俄蒙协约》,其目的就是帮助外蒙古“自治”。由于分裂主义分子的煽动,绥远将军管辖的乌兰察布盟和伊克昭盟,一直不同绥远将军往来,对立情绪和离心倾向很大。张绍曾为了尽快安抚两盟,决定召开“西盟(两盟通称)会议”。他把两盟盟长及所属各旗扎萨克全部召集到归绥,既防止他们继续与分裂集团勾结,又便于共商开发两盟大计。为确保两盟13旗的盟长和扎萨克到会,张绍曾恩威并施,一面派兵强令其参加会议,一面请大总统批准,将乌盟盟长诺旺诺尔布由郡王升至亲王。这一措施,既强化了张绍曾的权威,又赢得了人心。因而,除乌审旗外,其余12旗的扎萨克和两盟正副盟长均按时到会。

1913年1月23日,西盟会议如期在西盟王公招待处召开,会期90天。会议通过了《西盟王公会议大纲》,共5条18款。其主要内容是:实行赞助共和;不承认俄国与库伦之条件;请民国政府派兵保护西盟;筹划蒙人生计;振兴蒙人教育等。西盟会议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避免了内蒙古分裂,成为我国民族团结史上的重要一页,也是张绍曾的一大历史功绩。

会议期间,张绍曾曾经派人陪乌兰察布盟和伊克昭盟的蒙古王公到北京进行“翊赞共和”,受到袁世凯的优厚礼遇及赏赐。蒙古王公在这样出乎意料的恩宠之下,原来的狐疑一扫而空,被迫“翊赞共和”也变成自愿“翊赞”了。

1914年4月,居心叵测的袁世凯将张绍曾调回北京软禁起来,另委派以破坏滦州起义而出了名的潘榘楹为绥远将军(后被黎元洪撤掉)。1922年以后,张绍曾在唐绍仪、王宠惠、汪大燮三届北洋政府内阁中连任陆军总长。1923年,黎元洪任大总统时,张绍曾任北洋内阁总理兼陆军总长,协商南北统一,为总统曹锟所忌,不久去职,退居天津。1928年3月21日,张绍曾在天津被张作霖的刺客杀害,时年49岁。(黎松 晓荷)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