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毛泽东与陈云

陈立旭

2013年12月16日08:4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世纪风采》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毛泽东和陈云,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建国后,陈云主要从事经济工作,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尽管毛泽东与陈云在经济建设有些问题上有分歧,但毛泽东对陈云的才能和贡献是充分肯定的。

由于反冒进,毛泽东冷落了陈云

1956年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但是,由于当时党和人民迫切希望迅速改变新中国经济落后的面貌,在经济建设中,出现了盲目冒进的现象。中央领导同志、特别是主管经济工作的周恩来和陈云,很快就发现了冒进的问题。根据中央政治局的意见,中宣部起草了一篇题为《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人民日报》社论。这篇社论于1956年6月20日发表。社论说:当前一方面存在右倾保守思想,另一方面又发生了急躁冒进的偏向。如农业发展纲要40条本来是要在5年、7年和12年内分别加以实现的,但有些同志因为心急图快,企图在两三年内即把这些事情全部做好。有些工业生产计划在制定时,没有充分考虑材料的来源和供产销的平衡问题,计划订得不切实际,使计划的执行发生很大困难。急躁情绪所以成为严重的问题,是因为它不但是存在在下面的干部中,而且首先存在在上面各系统的领导干部中,下面的急躁冒进有很多就是上面逼出来的。我们在反对右倾保守思想的时候,也不应忽略或放松了对急躁冒进倾向的反对。只有既反对了右倾保守思想,又反对了急躁冒进思想,我们才能正确地前进。这篇社论,实际上体现了陈云关于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许多话都是陈云早就论述过的。

这篇社论的发表,对抑制冒进,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并未根本解决问题。党的八大后,在许多领导经济建设的领导干部中,急躁冒进的思想又有所抬头。对此,陈云十分重视。

在党的八大闭幕不久的1956年10月下旬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陈云提出了经济冒进的问题。他在发言中说:我国的建设规模应该多大,是个根本的问题。前三年的建设基本按计划进行,今年的规模大了。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矛盾要很好解决,现在国内市场很紧张,人人都有意见。今后搞建设,粮食、肉、植物油等吃的东西必须得到保证。他还说:我们搞建设,“宁愿慢一点,就是说‘右倾’一点。‘右倾’一点比‘左倾’一点好”。陈云的意见得到了周恩来等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赞同。周恩来在会上说:现在的速度已经很了不起了(史料见《陈云年谱》中册337-338页)。经过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讨论,制止过热成为周恩来、陈云和国务院其他领导同志们的共识。1956年11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严格审查和控制一九五六年基本建设的紧急指示》。这个指示,压缩了一些不正常的投资项目。

但是,毛泽东却对反冒进持怀疑态度。在1956年1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刘少奇在作报告时,引用了不久前周恩来、陈云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所说的:经济建设要稳当一点,“右倾”一点好的观点。毛泽东插话问:说的是什么右?刘少奇说:是快慢的右。毛泽东说:这种右可以(史料同上书344页)。但毛泽东的这个表态,实际上是很勉强的。接着,在周恩来、陈云分别就经济、财政、粮食问题作报告后,毛泽东在闭幕会上讲话,提出了平衡与不平衡的观点。他主张:在经济建设中,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要保护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不要在他们头上泼冷水。他说:“动是绝对的,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我们的计划经济,又平衡又不平衡。平衡是暂时的,有条件的。暂时建立了平衡,随后就要发生变动。”“净是平衡,不打破平衡,那是不行的。”毛泽东还说:“我们的各级党委,各部,各级政府,是促进呢?还是促退呢?根本还是促进的。社会总是前进的,前进是个总的趋势,发展是个总的趋势。”(《毛泽东选集》第5卷313-315页)毛泽东的这番话,显然表明:他不赞成反冒进,他主张要促进,而且,毛泽东关于打破平衡的话,很大程度上就是针对陈云关于经济工作要保持平衡的观点的。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还对陈云提出反冒进意见时讲的要压缩1957年的预算和计划指标,有很大保留。

但是,陈云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在八届二中全会闭会不久的11月19日,陈云在商业部扩大的部务会议上讲话指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必须平衡。”他提出了一个“紧张平衡”的概念,但紧张平衡“绝不能紧张到使平衡破裂”。此后,陈云在领导经济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仍然坚持反冒进。

由于当时毛泽东还没有发动大跃进,关于反冒进的意见分歧并没有在党内突出出来,毛泽东也没有把反冒进当作一个重大问题提出来。

1957年下半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群众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十分高涨,毛泽东下决心发动大跃进。既然要搞大跃进,毛泽东就把以前陈云等提出的反冒进当作一个严重问题提了出来。他在1957年9至10月召开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批评了反冒进。此后不久的1957年11月,毛泽东在准备访问苏联之前有一点空闲时间,便与陈伯达等人一起讨论,要起草一个关于批判反冒进的文章。陈伯达很快就按照毛泽东的意图写出了文章的草稿。毛泽东访苏时,带上了这份草稿,一有空,他就和代表团成员一起讨论、修改这份草稿。访苏回来后,毛泽东又让中央政治局成员看了这份草稿,然后又经过一番修改,最后定稿。毛泽东决定这篇文章作为《人民日报》社论发表。1957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这篇题为《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的社论。这篇社论中点明:“在去年秋天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在某些部门、某些单位、某些干部中间刮起了一股风,居然把多快好省的方针刮掉了。有的人说,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订得冒进了,行不通,有的人说,一九五六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全部冒进了,甚至第一个五年计划也冒进了,搞错了;有的人竟说,宁可犯保守的错误,也不要犯冒进的错误,等等。于是,本来应该和可以多办、快办的事情,也少办、慢办甚至不办了。这种做法,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然不能起积极的促进的作用,相反地起了消极的‘促退’的作用。”当时,党内高层都知道,这篇社论是批周恩来、陈云的。特别是其中所批判的“宁可犯保守的错误,也不要犯冒进的错误”的观点,就是针对陈云的。

1958年1月,毛泽东在杭州召集部分中央领导人开会,开始批判反冒进。不久,毛泽东在南宁主持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亦被称为“南宁会议”。会上,毛泽东再次批判周恩来和陈云反冒进的观点。他说:“管‘实业’的人当了大官、中官、小官,自以为早已红了,钻到里面出不来。一九五六年冒进,一九五七年反冒进,一九五八年又冒进。看是冒进好,还是反冒进好?”他还警告说:“不要提反冒进这个名词,这是政治问题。”他说:反冒进吹掉了三条,一为多快好省,二为四十条纲要,三为“促进委员会”。这是属于政治,不属于业务。他认为,提出反冒进的人,就是没有搞清楚六亿人口的问题,成绩是主要的,还是错误是主要的?是保护热情、鼓励干劲、乘风破浪,还是泼冷水泄气?他还说:反冒进的人已经到了和右派差不多的边缘,只剩了五十米。反冒进就是泄了六亿人民的劲,反冒进伤了许多人的心。可见毛泽东批判反冒进,口气中十分严厉的,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给反冒进的同志上的“纲”是很高的,戴的帽子是很大的。

毛泽东在南宁会议上一连发表三次讲话,矛头指向国务院、特别是指向主管经济工作的陈云,集中批反冒进,同时强调他在八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观点。

在南宁会议上,与会者都在猜测:毛泽东批判的锋芒主要是对着谁的?当时参加会议的薄一波回忆说:“当时大家心里在纳闷,这到底是批评谁?少奇同志说:主席的批评是针对管经济工作的几个人的。一月十七日晚上,毛主席约富春、先念同志和我谈话,明确讲到批评主要是对陈云同志的。”(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下卷662页)此后,毛泽东抓住反冒进问题连续批。他把1956年6月20日的那篇关于反冒进的《人民日报》社论找来,在会上念一段批一段,还说:这篇社论是针对谁的?是针对我的《高潮》序言提出批评。社论提出的方针对社会主义建设不利,没有想到造成这样反冒进的空气挫伤了积极性。这是没有料到的。

陈云没有出席杭州会议和南宁会议,不知道会议的情况,因此,他也无法表示自己的意见。在南宁会议上,刘少奇、周恩来做了自我批评,承担了责任。这样,毛泽东也就没有再进一步追究反冒进的责任,但他对于坚决主张反冒进的陈云,明显表现出了不信任。

由于毛泽东多次批判反冒进,并且陈云后来也在与柯庆施、周恩来等交谈中得知了毛泽东批反冒进主要是指向他的,于是他不得不做检查。在1958年2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陈云检讨了自己反冒进中的错误,并表示,对反冒进中的财贸工作的错误,自己负主要责任。陈云在他的检讨性发言中,还违心地承认:自己在向毛主席和党中央汇报工作时,有“倾盆大雨”、“本本主义”现象。毛泽东在陈云的检讨性发言中插话,不点名但实际上是针对陈云批评说:“反冒进的同志跟右派相距不远了,大概五十米远。”毛泽东还说:反冒进的同志不让政治局和他本人参与设计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总是让他“强迫签字”,“事实上是一种封锁”(史料见《陈云年谱》中册410页)。不能不说,毛泽东对陈云的这些批评,是相当严厉的。在会上,毛泽东还说,这次批反冒进,“是中央内部的整风”。此时,毛泽东已经开始发动大跃进了。这次会议不久召开的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实际上就是大跃进的动员大会。会上,确定了1958年的跃进指标。陈云在心里对这些高指标是不赞成的。毛泽东心里也明白,陈云对大跃进是有看法的,更知道陈云关于经济工作的观点与自己是不同的,但他也顾不上与陈云交换意见了,他设想:要通过批判反冒进,来开大跃进之路。而且当时全国的局面是:全面开动宣传机器,反右倾、鼓干劲,毛泽东也以极大的热情,推动大跃进高潮的到来。

虽然陈云违心地做了检讨,但事情并没有完。毛泽东在此后仍然连续批反冒进,并且把冒进当作正面口号来提。他当时就说过这样的话:“我赞成这个冒进。这个冒进好嘛!”“今年下半年,你们就会看到,要有一个大冒进就是了。”他针对陈云说:“以后反冒进这个口号不要提,反右倾保守的口号要提。反冒进这个口号不好,吃亏,打击群众。”1958年3月,中央在成都召开会议(史称“成都会议”)。毛泽东在会上继续批判反冒进,而且这次批判的话说的更重了,他把反冒进和不反冒进,提到了反马克思主义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他说:“两种方法的比较,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冒进’,一种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反冒进。究竟采取哪一种?我看应采取‘冒进’。很多问题都可以这样提。”陈云出席了这次会议,并且在会上再次作了检讨。毛泽东在1958年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过:反冒进,是大家都在正确路线下,在个别问题上的意见不一致。毛泽东为反冒进做了这样的定性,使陈云等主张反冒进的人在政治上得到了解脱,没有受到政治上的追究,陈云仍然在中央主抓经济和财政工作,但毛泽东明显表现出了对陈云的冷落。此后,凡做出重大经济决策,毛泽东不太听陈云的意见了,甚至毛泽东见陈云也很少了。在1958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陈云不得不又一次就反冒进问题作检讨。毛泽东在陈云事先送给他看的检讨稿中加了这样的话:财经工作的方针、路线及大的政策问题,都应经过中央和各级党委做出决定;在执行决定时,可以用座谈会、辩论会、大字报的办法。毛泽东加写这段话,明显是对过去陈云工作的一种批评,也表明,毛泽东今后对财经工作要收权了。

这一时期,陈云虽然参加中央的重大活动,但他的话毛泽东再也听不进去了。而在全党和全国人民头脑都发热的情况下,陈云也不能再讲话了,他只能沉默,而且还不得不经常就反冒进问题违心地检讨。当时党内一些思想上“左”的人甚至背地里称陈云为“老右”。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